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推陈出新,有创见的思维活动。就是说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发现新事物,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开辟新道路,从而产生精神和物质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活动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是人智力高低的又一个重要指标,很难想象一个智力低下的人会发明什么东西。
思维的创造力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获得的,是可以培养的。创造性思维比起其他思维有很大不同,它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创造性思维,具有主动性,对于问题的性质、原因不搞清楚就誓不罢休。陈景润就是几十年如一日,不摘王冠上的宝石,就奋斗不止,终于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1+2”的计算。第二是具有求异性,是指不满足于前人的结论,敢于对前人的结论提出不同的假设。例如前人说太阳绕地球转,而哥白尼却反过来提出地球绕太阳转的假设,结果证明他是正确的。第三是具有发散性,即不妄下结论,而是提出多方设想、多种可能,最后经过实践的筛选找到真理。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时就是多种渠道,多次实践,最后找到最理想的材料与方法。第四,创造性思维具有独创性,比如提供前人没有过的新产品。我国首次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就具有独创性。
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呢?
首先要增强自己的求知欲望,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没有知识不可能有更深的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新的创造。要培养自己“三勤”的习惯,即“勤观察、勤思考、勤探索”的习惯,形成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良好品质。要培养自己的直接思维,即灵感。灵感不是凭空的,它是以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产生的。最后,要培养自己敢于创新,不被陈规旧习所束缚的精神,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这样,才有可能创新。
在日本,一般的人都知道丰泽丰雄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与发明创造是相连的。在战后的日本,他创办了一个“发明研究会”;开始人们并不了解,长期门庭冷落,后来知道的人越来越多,参加该会的人也越来越多。到1951年,已拥有近百人,于是他将其命名为“星期四的发明学校”。后来许多大城市也相继出现了这样的学校,最终出现了波及全国的发明热。现在日本已拥有600万发明人口,从事着各种各样创造性的活动。日本的发明成果占世界第一,与这类学校及其众多的参与人数是有关系的。
为帮助青年朋友投入创造活动,培养创造思维,以提高你们的智力,现介绍几种有关创造发明的方法。
(1)、核查表法。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的创造活动,因此有人称它是“创造技术之母”。这种方法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核查。
① 组合法。即将原有的两件东西组合成一种新的东西。如放像机与录像机组合,从而发明了录放像机。收音机与录音机组合,发明了录放音机等。
② 缩减法。指在原有东西的基础上,减少一些因素的方法。大型的收音机现在可以缩减到只有指甲大小,就是利用了缩小的方法。
③ 替代法。想方设法使廉价材料替代贵重材料而不改变物体的原有用途。例如镀金代替黄金。
④ 颠倒法。指使用逆向思维,反过来考虑问题。例如电流可以产生磁,而磁是否也可以产生电流呢?从而发明了发电机。
(2)、综摄法。就是摄取已知产品的长处,将其综合起来,完成新的创造。综摄法中又有“同质异向法”和“异质同向法”。“同质异向法”是指从同中见异,据说日本战后有一个人专门收集世界上各种摩托车,然后拆开研究,综合各类摩托车的优点,制造出了著名的“雅马哈”摩托车。“异质同向法”,就是从异中见同。例如美国的谢皮罗发现水的漩涡与地球对水的引力大小有关等,就是利用的这种方法。
(2)、仿生法。由于自然界各种生物对人的启迪引起的发明创造活动。例如对人脑的研究过程中,启迪人类发明了“电脑”,研究鸟的飞翔启迪人类发明了飞机。
逆向思维创造奇迹
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反过去想或许会使问题简单化,使解决它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此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这就是逆向思维和它的魅力。
有一道趣味题是这样的:有四个相同的瓶子,怎样摆放才能使其中任意两个瓶口的距离都相等呢?可能我们琢磨了很久还找不到答案。那么,办法是什么呢?原来,把三个瓶子放在正三角形的顶点,将第四个瓶子倒过来放在三角形的中心位置,答案就出来了。把第四个瓶子“倒过来”,多么形象的逆向思维啊!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通过逆向思维取得成功的例子。
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只是蒙混过关,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于修饰,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销路顿开,该时装商店也出了名。逆向思维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据说,逆向思维可以使人年轻。每个人都要走向明年,明年会比今年大一岁,所以今年比明年年轻一岁。对于老年人,这样的逆向思维,可以让人越活越年轻;对于年轻人,则可以珍惜时间,更加努力。
我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有两个儿子,
大儿子开染布作坊,小儿子做雨伞生意。每天,这位老母亲都愁眉苦脸,天下雨了怕大儿子染的布没法晒干;天晴了又怕小儿子做的伞没有人买。一位邻居开导她,叫她反过来想:雨天,小儿子的伞生意做得红火;晴天,大儿子染的布很快就能晒干。逆向思维使这位老母亲眉开眼笑,活力再现。 在创造发明的路上,更需要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
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诞生的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传统的破冰船,都是依靠自身的重量来压碎冰块的,因此它的头部都采用高硬度材料制成,而且设计得十分笨重,转向非常不便,所以这种破冰船非常害怕侧向漂来的流水。前苏联的科学家运用逆向思维,变向下压冰为向上推冰,即让破冰船潜入水下,依靠浮力从冰下向上破冰。新的破冰船设计得非常灵巧,不仅节约了许多原材料,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动力,自身的安全性也大为提高。遇到较坚厚的冰层,破冰船就像海豚那样上下起伏前进,破冰效果非常好。这种破冰船被誉为“本世纪最有前途的破冰船”。
由我国发明家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诞生于1994年,同年8月获中国高新科技杯金奖,并受到联合国TIPS组织的关注。1996年,丹麦某大公司曾想以300万元人民币买断其专利,可见其发明价值之巨大。
说到“两向旋转发电机”的发明,也应归功于逆向思维。翻阅国内外科技文献,发电机共同的构造是各有一个定子和一个转子,定子不动,转子转动。而苏卫星发明的“两向旋转发电机”定子也转动,发电效率比普通发电机提高了四倍。苏卫星说,我来个逆向思维,让定子也“旋转起来”。这是他得以发明的思维基础,也是他对创造发明思想的一大贡献。
日本是一个经济强国,却又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因此他们十分崇尚节俭。当复印机大量吞噬纸张的时候,他们一张白纸正反两面都利用起来,一张顶两张,节约了一半。日本理光公司的科学家不以此为满足,他们通过逆向思维,发明了一种“反复印机”,已经复印过的纸张通过它以后,上面的图文消失了。重新还原成一张白纸。这样一来,一张白纸可以重复使用许多次 ,不仅创造了财富,节约了资源,而且使人们树立起新的价值观:节俭固然重要,创新更为可贵。逆向思维最可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威力。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逆向思维方法,创造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