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在争论中进步
作者:钟科平
2013年05月02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芦山地震发生后,科学界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有的科学家认为芦山地震是一次独立的地震,有的科学家却认为此次地震是汶川地震的余震等等。
有人质疑:科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莫衷一是的局面?专家们各执一词,是否体现了科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上的无能?事实上,这并不代表科学的无能,而是科学特点的一种体现。
纵观人类科学的发展史,正是争论推动科学进步。科学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理论的大论战,例如:地心说与日心说,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大陆漂移与板块学说,宇宙的起源问题等等。每一次论战,最终都以新的认识取代原有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的了解。
争论也体现了科学的活力。在科学领域里,越是前沿性的研究越容易引起争论。这类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要么带有猜测性、试探性的特点,具有很大的不定性和易变性;要么带有经验性、描述性的特点,定量化程度不高。因此前沿领域往往争论频繁而激烈。但正是这些争论成为后来科学革命的先导和前奏。
争论还有利于揭示矛盾,理清思路。在科学争论中,不同的假说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探索。彼此间的辩驳有助于启发思考,相互补充,促进科学家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偏颇之见,有利于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事物和发现真理。
毋庸置疑,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在科学能够解决的领域之内,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很多过去认为科学的,现在被证明并不科学。科学也是一个辩证的体系,有些理论此时此地是科学的,彼时彼地就不科学了。这类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在牛顿发现惯性定律以前,亚里士多德“没有力就没有运动”的说法在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被认为是“科学”的;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以前,牛顿物理体系和以太理论被认为是认识宇宙的“科学”;在没有现代西医,尤其是巴门尼德发现细菌以前,放血疗法也曾被认为很“科学”。
科学还是一个试错的过程,99次的错误之后,才有可能产生一个真理。对于科学认识中的“正确”和“错误”作出判断,常常需要有检验的时间。因此当面临困境的时候,我们不能要求科学马上给出定论。要求科学立即找到答案,是对科学的不了解,也是社会浮躁心态的流露。
争论是科学理性和学术自由的体现。要想让科学尽快解决问题、揭示真理,科学家要有参与争论的勇气,社会也要有善纳争论的胸怀。充分的辩论能促进科学的进步,能带来决策的合理化,最终使社会更加和谐。
真理越辩越明。让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尊重科学的发展规律,给它以论证、试错的时间。同时,相信科学的力量,以科学和理性作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这才是社会进步、文明的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说,汶川余震之辩也就并不为奇了。科学存疑,科学争论,本是科学魅力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