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中科院制造”的特质

“中科院制造”的特质

作者:彭科峰

20130510 来源:中国科学报

 

  王恩哥、李言荣等中科院制造出任名校校长后,想必会有很多人感兴趣:是什么成就了现在的他们?中科院对他们的成长有什么关系?是中科院成就了他们,还是他们成就了中科院?

  在中国,中科院的体制、体系颇为独特。朱清时曾经坦言,中科院里面都是专业的科研团队,而科研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创新,所以中科院系统到处充斥了创新气氛,大家都是脚踏实地认真作研究。进入大学后,他一心一意想在大学里形成研究的气氛,培养创新人才。而饶子和也有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中科院系统是最好的科研系统,能够和科学院、名校的大师们在一起,是别人做梦都想象不到的。这足以证明,中科院对于他们影响深远。

  梳理这些中科院制造校长们的人生轨迹和治校理念,其实可以发现,不管身在何地,担任何种职务,他们坚持创新、严谨求实的理念其实和中科院一脉相承。从中科大到南科大,朱清时一直特立独行离经叛道,高举高校改革的旗帜;许智宏、王恩哥执掌北大,一直在人才引进和管理革新方面多方探索;张杰从科学家转变为校长后,马上着手推行问题导向的科学研究。毫无疑问,在中科院求学和工作的理念已然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之后的人生。

  他们也是怀着拳拳报国之心、胸怀中国梦的科学精英。从朱清时到李言荣,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辉煌的海外求学经历,也都在国外的相关科研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但接到国家的召唤、中科院的邀请后,他们都毅然放弃了海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断作出世界瞩目的科研成果。因为有理想,他们才能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跻身为世人尊敬的一流学者。这一点,其实也是中科院自自创办以来就一直大力倡导爱国奉献精神的反映。

  朱清时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从广义上说,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机遇比个人的才华更重要。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如果中科院没有率先启动吸引海外英才的百人计划,今日的北大校长王恩哥可能还在海外漂泊,断然不会这么快回国;如果没有中科院科研经费的支持,今日的上海交大校长张杰可能要为寻找第一笔科研启动经费劳神更多时间。因为有着重视人才、爱护人才的传统,这些今日的校长们才能在中科院系统很快脱颖而出,取得更大的成就。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者走进中科院,在这里获取前辈大师的滋养,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们中的很多人走向全新的岗位。但不论身在何方,他们的身上早已深深打上中科院的烙印。因此,探究是中科院成就了科学大家,还是科学大家成就了中科院,其实并无实际意义。

  我们衷心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科学家在中科院打下坚实的基础,迈向更广阔的世界。他们,是中科院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加油,中科院制造们!

 

 

更新时间:2013-05-10 16:06:42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3/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