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为什么搞开放式研究

为什么搞开放式研究

作者:记者 计红梅

20130521 来源:中国科学报  

 

  协同创新是当下很热的一个词汇。然而,对于协同创新的理念与机制,中国的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仍处于摸索之中。

  在日前举行的2013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英特尔公司与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联合成立英特尔移动网络与计算协同研究院。这是英特尔引入企业与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在国内成立的第一家协同研究院(ICRI),该研究院协同创新的模式是开放式的,研究成果都向社会公开。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关注。他们纷纷来问我,英特尔作为一家企业,为什么要搞这种开放式的研究?

  在失败中不断前行

  从1996年英特尔研究院成立伊始,就开始了与高校合作的历程。作为首批加入英特尔研究院的员工,我见证了十几年来英特尔与高校在合作理念与机制上的变迁。

  英特尔与高校最初的合作,是以实验室为单位的,主要通过资助相关领域的教授以达到与高校沟通、积累后备人才的目的。

  现在想起来,这一阶段应该属于粗放式的起步阶段,研究的目标不是很清晰,资助的方式也类似撒胡椒面

  这样的方式实行了四五年,效果并不明显。而且,随着英特尔研究院声誉的日益提升,即便不通过这一方式,高校也会主动了解到英特尔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在此情况下,如何转变与高校合作的方式,成为我们开会时讨论的主要问题之一。

  大卫·特尼豪斯(David Tennenhouse)的加入让我们与高校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拥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R)等工作经验的特尼豪斯的主导下,我们选择了美国MIT、卡内基梅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国剑桥大学等四所著名高校,派驻英特尔的员工,与这些高校的教授们分别成立了四个小的英特尔研究院(Lab-lit)。

  然而,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这种模式也不是十分有效。尽管学校很好,教授们也很大牌,但研究的方向过于偏重基础研究,离英特尔产品很远。与此同时,驻扎在各大名校的英特尔员工在找教授组成研究团队时,发现很难将他们整合起来。最后的结果是,花了很多钱,出了不少文章,但对英特尔的业务却没有太大的帮助。

  积淀出的原则

  2008年,计算机界遇到了功耗墙问题,处理器由单内核向多内核发展成为趋势。为了解决在此过程中遭遇的硬件和软件等诸多问题,我们和微软启动了一项联合研究项目。

  风声一传出,很多教授找上门来。我们从中挑选了近40所大学,并对其研发实力进行了考核。

  提交申请的教授中有很多在学术界已经很有声望了,但还是要接受我们的严格审核。有些教授对我们说,我已经很久没有被人家这样问问题了,感觉很奇怪。最终,我们选择了5所学校进行合作。

  这件事情给了英特尔很大启发。从中,我们提炼出了一些与高校合作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首先,我们意识到,与教授们合作的时候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该方向一方面要比较长远,另一方面也要离应用比较近,至少未来20年内是产业界的主流方向。

  第二,我们所要寻找的教授必须是其所在领域的带头人,且具有一定名望。由这样的人牵头,容易吸引其他教授参加,形成一个教授小组,共同开发某个方向的技术。

  此外,与课题相对应的投入不能太少。要让教授们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将研究深入下去。而且,企业、高校和政府的资金匹配至少要按照111的比例进行。

  最后,我们还发现,教授们往往对太靠近产品的研究兴趣不大,而是希望能够自由地作些研究,其成果能够发挥更大作用。因此,现在英特尔秉承开放式研究,同时也鼓励学校不要相应的知识产权,让研究成果能够为全人类享用。

  创新是IQ,协作是EQ

  2011年,英特尔推出了英特尔科学技术中心(ISTC)计划。该计划在5年内投资1亿美元,与美国本土著名大学协作,对具有战略意义的前沿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到目前为止,英特尔已和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多个美国知名高校建立了七家ISTC,涉及大数据、视觉计算、云计算等多个领域。

  由于ISTC计划的成功实施,英特尔决定将该协作研究模式拓展至全球范围。2012年,英特尔正式启动了ICRI计划,希望在5年内投资4000万美元,与除美国外的全球顶尖大学合作,协同创新。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与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以色列理工学院等高校共同建立了六家ICRI,初步完成了可持续互联城市、计算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研究战略布局。

  我们之所以在中国成立移动网络与计算协同研究院,主要还是因为国内领先的研究水平。与我们合作的中国教授们,不仅在相关领域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而且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给传统的IT企业带来了挑战。但是,我们看到,不管商业模式怎么变,创新和协同一直都是成功所必备的元素。如果说创新是IQ(智商),协同就是EQ(情商)。只有IQEQ都有,一个人才可能成功,公司也是一样。

  而知识产权的局限之一,就是会对企业间的合作带来障碍,同时也会限制研究成果的应用空间。因此,我们与高校在建立科学技术中心和协同研究院时,倡导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开,以鼓励产业界形成更良性的竞争。

  如果我们与高校在合作机制上的这一创新,能够为协同创新理念和机制的进一步明晰提供借鉴,能够为推动中国科技创新开放氛围的营造和形成作出贡献,我将会非常高兴。

  (作者系英特尔副总裁、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更新时间:2013-05-22 11:43:21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