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正在酝酿高等教育革新
作者:李曼
2013年05月30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s)将炸开大学的围墙,炸醒昏昏欲睡的课堂,把老师和学生炸到世界几百年来最深刻的教育变革浪潮中去跳舞。”大学教育的炸弹来了!这是在危言耸听吗?2012年开始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井喷现象对于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革新而言,将不再是儿时伴我们入睡的枕边小故事。
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最苦恼的问题是什么?一是教育质量,二是教育公平,三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欠缺。上述问题源于我国根深蒂固的优质资源的约束与局限、创新体制的僵化,以及大学质量评估和管理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坦率地讲,这些问题是国内外高等教育所共同面临的,但在我国转型期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景下,其迫切性更为突出。2012年MOOCs在美国顶尖大学中迅速发展起来。我们初步判断,2013年如果中国高校也能赶上这趟教育变革“高铁”,以上问题的解决或许会曙光初现。
所谓MOOCs,即“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它不同于传统的远程教育,也不完全等同于近期兴起的网络公开课。在MOOCs模式下,大学的课程、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进程、学生体验、师生互动过程等被完整、系统地在线实现。它是由精英大学首先促动的,以着力于“学习的革命”为目的的高深知识传播体。
为什么有人认为它一定会带来学习的革命?我们首先分析一下MOOCs的井喷现象及其基本特点。
MOOCs“风暴”始于2011年秋天,来自190多个国家的16万人注册了斯坦福大学一门《人工智能导论》的免费课程,这后来孕育了目前的三大平台之一的Udacity;当年11月,另一重要平台、由斯坦福大学教授创办的Coursera成立;12月,麻省理工启动了MITx项目,后哈佛与麻省理工学院以此为基础,合作组建了edX平台,发布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仅2012年,三大平台就推出了近百门课程,更多的MOOCs平台和更多样的课程形式也涌现出来。
对于这场MOOCs风暴的到来,嗅觉灵敏的人一定会洞察到其与以往开放课程相比,它即将给高教带来深远影响。
首先,前所未有的开放性。所谓“大规模、开放式”,即任何人都可以注册,学习者的数量不受限制。对于学习者来说,只要拥有一部联网电脑,就可以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进行学习,时空和经费对人的学习需求的限制降到极小。因此,很多人都会乐于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学习。
其次,前所未有的透明性。在MOOCs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注册课程。在线课程直面学生、市场的考量与选择,教学质量评估在自由选择的市场环境中变得简单而公正,学生用脚投票来评估教学质量的方式变得通行无阻。在线课程使得某一高校的课程与教学质量不再是单一校园内的事情,而在全球范围内变得透明、具体。
再次,前所未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的易获得性。高质量在线课程变得非常容易获得。对于学习者而言,MOOCs让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选修最顶尖大学的优秀课程。
下面将从学习者的学习、大学的教学、大学管理以及整个教育生态四个方面来进一步阐述这次深远的教育变革。
首先,MOOCs在知识传递上比传统的实体课堂更加符合学习科学的规律与要求,因而学习者的学习会更加有效——学习者可以选择在自己最高效的时间进行学习。MOOCs课程内容通常按照10~20分钟左右的时长编排为视频,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高效学习;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学习者可以反复观看视频直到理解为止,这在面授课堂上几乎是不可能的。
其次,MOOCs对教学设计提供了一种变革的可能。大学教师可将在线视频作为教学的线上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外先“听课”,在课堂内则侧重深入的分享、探讨和问题解决——这种“翻转课堂”模式有助于促进教师角色转变,从一个讲授者、讲解者真正变为学习的激励者、启发者。
MOOCs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为教学评价与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当学生能在网上找到内容相同、上课时间灵活,并且费用同样低廉乃至免费的课程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成为了学生选择的重要指标。如果有一天学生可以用“脚”投票,将迫使教师不得不认真准备课程。
可以想象,也许某一天,大学里许多基础性的、不需要师生点对点互动的课程将会被取代,甚至很多低水平、照本宣科式的课程也将消失。当然,这对于很多得过且过的教师来说是一场灾难,但对于高校教学和学生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再次,MOOCs对大学机构的组织和管理提供新的思路,这一点也是高等教育革新的关键所在。目前,我们看到很多大学,尤其是世界顶尖大学正投身于MOOCs热潮中。他们正是看到了以MOOCs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变革。
一方面,MOOCs在美国已经初步得到了正规教育的认可。在技术推动下,在线课程质量的提高并非遥不可及——近些年网络技术在零售、传媒等行业的巨大成功已经证明其巨大的潜力。此外,MOOCs平台也正尝试覆盖高等教育“出口”,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整合高等教育生态链,如Coursera就已开始提供就业匹配服务。这事关大学的存亡,与其在未来仅仅依靠校园生活这样的田园牧歌来吸引学生,不如现在就直面挑战、争取主动,推动自我的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MOOCs的大规模开放特性极大地拓宽了课程提供者——教师和学校的影响力。教师在一门课程上所面对的学生常常数以万计,这可能远远超过了其一生在面授课堂上所教学生的总数。
MOOCs在大学的成功也必将延伸到基础教育和继续教育(在职培训等)领域。大量优质的在线课程将彻底打破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低成本、高质量的技能类课程也将为在职人员的深造提供时间、空间和经济上的便利。
“常青藤”将走向大众,象牙塔也不再封闭。对于MOOCs掀起的这场在线教育风暴,我们不能肯定其将来会如何,更不能肯定大学是否会因此消亡。当然,我们也不希望如此——当大学自身奋勇向前之时,“MOOCs是否会取代大学”就成为了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未来会变成怎样,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大学必须作出回应,必须改变。
(李曼丽系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张羽系该院助理教授,黄振中系该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