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尊重自然或许能带来惊喜
作者:记者 姜晨怡
2013年08月09日 文摘来源:科技日报
据科技日报姜晨怡(记者)采访农业气象高级工程师黄智敏报道: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面源污染应该是无可避免的。那么其他欧美国家是怎么做的?他们在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有什么经验?这些经验在我国能有效吗?
照搬别国经验并不可行
黄智敏:正如环境学家郑正教授所说:“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国外的许多技术经验无法照搬照用,我们即使想‘偷师学艺’也难”。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很少,复种指数亦高,固然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治理面源污染已有相对成熟的技术,但我们不具备宽阔土地与空间的实施前提。
有一种建议是免耕法,也就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耕作技术。”诚然,有农业专家总结它的优点是能保护土壤,减轻水土流失,节约劳力和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但同时也指出了它的不足,如受作物秸杆覆盖,其分解产生的水溶性或气溶性有毒物,不利于好气性微生物活动,并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覆盖物还阻碍了对土壤的太阳辐射,使土温降低;其免耕杂草生长旺盛,须完全依赖于化学除草剂,这种生态环境,也有利于一些害虫和病毒的滋生,尤其会使前茬作物病虫害对后茬的连续感染。应该说,在我国南方多雨、常为阴湿笼罩的奢水农田,更会使免耕化学除草次、量增加,农药的残毒就难以避免。再如“轻简化”栽培的水稻直播,化学除草是其中一“硬着”,防倒伏,还是要化控,连年直播导致稆生稻,使水稻产量品质明显降低,杀灭它又还要化学药剂。
现在绿肥基本不种了,农田又施了多少农家肥?一些秸秆本应还田却被焚烧,有益微生物也难幸免,土壤有机质究竟还有多少?农产品受化肥农药的污染,悄然新增了人们亚健康的附加值,而作物在人为不恰当的化学干预与支配下,久之同样会处于“是药三分毒”的亚健康状态。这里不能不思考,在我国多少年前就提出不能偏施化肥,要增施有机肥,在防病治虫上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生物防治提了好多年,一度县级植保站都在饲养金小蜂等害虫的天敌……可一个时期来滥用化肥农药,反而使作物的抗逆性递减,害虫病菌的天敌不分敌我的被杀,原生食物链断裂,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使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繁衍受抑,还遭致有害化学杀灭,微生物多样性的土壤变得贫瘠,使土壤对难溶性固体污染物的物理净化的阻留、稀释、降低毒性失控;化学净化的凝聚与沉淀、氧化还原反应、络合—螯合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水解、分解化合反应,还有太阳辐射能和紫外线等引起的光化学降解作用等减退;生物净化作用的大量依靠有机物生存的微生物锐减,使具有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巨大能力衰退,土壤环境自净作用中最重要的净化途径受阻。
利用气象及自然规律 激发农业生态系统自身活力
科技日报:这样说来,过去传统农业似乎比现代农业防面源污染要好一些吧?
黄智敏:其实传统与现代是相比较而言的,如果不继承传统农业的主体与精华,在农业发展的基本认识上是一种偏颇。如果能博采传统农业之精华,审慎实施现代有害化学药物为主导的农艺栽培技术,诸如大量施用有机肥(通过加强城乡人畜禽粪尿的规范管理,对作物秸秆、草皮、城镇垃圾有效堆沤);借助于机械化精耕细作、除草;在培育高产、优质、高抗作物品种的同时,把无公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作为硬仗与攻坚来抓,从源头上力求不泄毒,竭力恢复土壤的物理净化、化学净化、生物净化作用,就能重整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旗鼓,自觉实施现代文明耕种,使面源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2 / 2
科技日报:今年我国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的强降水,导致了山体滑坡、泥石流,也引起了面源污染。看来农业面源污染受天气气候条件的影响很大?
黄智敏:农业面源污染,天气气候往往是直接或间接因素。诸如有害高、低温危害,需喷施增强抗逆性磷钾无机化肥;阴湿天气诱发的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棉花枯黄萎病,干旱可能诱发的蝗虫大发生,棉花红蜘蛛、棉铃虫,为了防治上述病虫,一个时期以来,惯常喷施大量化学药剂。与气候关联的各类农业生产活动中的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农药以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由强降水促成,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和农田渗漏形成地表和地下水环境污染。
科技日报:能否利用天气变化来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黄智敏:是这样。人们只知道上述一些不利气象条件,会使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诱发病虫害,但对一些难以适应的不利气象条件,给病虫害的物理杀伤作用,并没有加以利用。却又不恰当地将一些农药无效的施入农田。中国气象局荆州生态与农业气象试验站,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荆州地区主要粮棉作物气候型病虫害流行的气象条件及其对策研究”成果表明,气候对病虫害有显著影响。据此,人们就可以根据天气预报,掌握病虫害发展的生存规律,借助于高温、低湿、干旱、暴雨、低温等实施自然“暴力”物理杀灭,以减少化学药剂的污染。
事实上,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只是农业部门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