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决定人才集聚方向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笔者认为,这是基于全球形势和我国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抉择,应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球人才大战到来
从全球来看,人才决定事业、人才决定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同时,人才全球共享、全球使用的情势日益普遍。而与此同时,全球人才紧缺的状态将长期存在。据世界经济论坛预测,2010年至2020年,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韩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人才处于严重紧缺状态,2020年至2030年,严重紧缺的状态虽有所缓解,但仍处于匮乏阶段。在这种格局下,各国纷纷致力于人才竞争战略的设计和实施,以期谋求未来全球人才大战这个竞争主战场上的一席之地。
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面临着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破束缚人才的枷锁,消除制约人才成长、集聚的体制和制度性因素,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使各类优秀人才汇聚到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来,沿着党所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让市场走到“前台”
要实现人才汇聚、激发人才活力,必须在体制机制上多做文章。笔者认为,必须让市场走到“前台”,让市场决定人才集聚的方向。
在市场层面,要让用人主体和人才真正走到“前台”,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着眼于突出更高程度的开放和更加公平自由的竞争市场这一角度,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与国际接轨的供需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发挥其在人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要做大做强人力资源服务业,加快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龙头企业,适时引入和发挥国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作用,不断完善治理结构,提升经营水平和管理绩效,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多样化、品牌化、个性化、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为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奠定基础。要聚焦重点区域,优化空间布局,建立一批主动承接国际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以及与区域产业布局相符合、与企业和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群。
同时,还需要看到,作为高级生产要素的人才资源,要真正起到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点石成金”的引领作用,还必须与其他要素紧密结合在一起;市场经济越发达、科技发展越进步,对这种要素紧密结合的要求越高。因此,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体系,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作用,必须着眼于促进人才、科技、资本快速结合和高度融合的角度,打破市场诸要素之间的隔膜,推动人才市场与技术市场、资本市场、信息市场有效贯通,积极发展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天使投资,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健全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等为主的技术市场发展创新服务体系,发展信息市场,有效形成人才成长发展的技术链、资金链等。
政府的角色转换
市场力量能否彰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能否找准自身的定位。从人才集聚的角度来看,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政府必须实现从“全能”到有限边界的过渡,必须习惯从“前台唱戏”转为“后台服务”,必须做好从直接发动、亲力亲为的政策工具的应用,转到通过提出发展战略、完善体制机制、健全政策法规、做好公共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的角色转换。
这里的前提,就是要准确界定政府在人才工作中的空间范畴,明确公共权力部门在人才集聚的边界,即一要介入到关涉整体利益的领域。以非排他性、非竞争性的整体性利益为基础;二要介入到市场失灵或者不作为领域。一方面可以通过发展战略规划、领导人政策宣示等,向市场发出信号,同时把控好市场的秩序;另一方面,也可以着力于人才环境的建设与优化,为用人单位引才增添动力、减少阻力奠定基础;三要坚守不可逾越的底线。切实维护公共产品秩序,维护人才发展中人才权益的底线、公共安全领域的底线、社会和谐包容的底线,这是政府作为公共权力代表必须介入的领域。
(作者:上海市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