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轻媒体”趋势下的重思考

“轻媒体”趋势下的重思考

作者: 尚明洲

20141118 来源: 光明日报    

http://www.qstheory.cn/culture/2014-11/18/1113287825_14162704744401n.jpg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与通信网融合发展的新兴产物,以3G的普及为正式发端,4G时代获得加速发展,渗透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信息传播生态和模式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迅速重构,一种以“轻”为鲜明特征的新兴舆论生态逐渐形成。

  急剧轻化的舆论场

  当前的社会舆论场正在加速轻化。这一发展趋势可以从舆论平台、传媒、流程、环境和话题等多个角度加以考察分析。

  平台轻化。无线宽带网络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推广普及,为应用软件提供了无限的开发空间,客户端化成为当下应用软件的潮流,人机互动更加直观、简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移动智能终端来阅读、交换、传播信息。

  传媒轻化。“传媒”正在被重新定义,依托移动互联网,新型网络门户、社交软件,有影响力的团体和个人公共账号,都具有传媒的部分功能,在事实上影响着信息的生产、传播和流向。为了适应新兴媒体的竞争,传统的媒体机构也在加快转型,布局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体系。

  流程轻化。网络化时代,信息流程扁平化。一方面新技术为减少环节、提升效率提供了必要支撑;另一方面传媒之间为了竞争,分秒必争抢发新闻。此外,移动互联网使每个人都获得了信息发布的“麦克风”,即时信息变成现实。

  环境轻化。针对网络媒体的管理,有一定的滞后性,受到的监督和管束较少。社交平台、网络门户,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对用户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很少加以限制,甚至以此作为优势取悦用户。网络实名制尚未完全落实,网络由此被称为“戴着面具的舆论场”。

  话题轻化。在移动互联网上,娱乐、游戏、体育、养生等轻松的话题内容更容易得到讨论和传播,而奇闻逸事、消遣调侃类的内容也占有较大市场。话题的转换变得更轻快,舆论热点此起彼伏,新的事件即会带动新的话题。与此同时,虚假信息、网络谣言、黄色暴力的话题和内容不断滋生扩散,成为必须正视的问题。

  概括来讲,这种新的媒体形态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平台渠道更加轻盈、信息内容生产越发轻快、话题内容愈发轻松,轻化是其最典型的特征,也是其发展演变的趋势,我们把这种新型媒体形态称为“轻媒体”。

  轻媒体的优势

  相比传统媒体,轻媒体融合了最新的信息技术,在运营模式、产品生产、内容分发、传播规律等方面都具备一些独特优势。

  低成本。轻媒体具有轻量化的特点,组织架构简单化、扁平化,可实现分散式、在线式的办公,不需要占有更多的办公场所;自动化、无纸化、无址化的程度高,主要资产是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都属于轻资产。轻媒体依托于网络进行产品分发,可复制,易传播,能够很好地控制运营成本。

  高效能。轻媒体的管理流程简洁高效,信息采集和编辑流程轻快。通过应用移动互联网,现场采集照片、影像和文字,在线审核、编辑,使得新闻信息可以即刻发布。借助无线宽带网络,信息的传播快速通畅,基本可以做到实时发布与接收。

  大众化。价格门槛低使得移动互联网具有极高的普及度。同时,轻媒体平台普遍采取用户免费策略,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大量信息资源,进行信息消费。因此,轻媒体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多样性。轻媒体平台为内容生产提供了便利。专业机构、小型团队乃至个人都可以发布自己的产品。舆论既可以由传媒发起,也可以来自网民的倡议。话题的热度和影响力不仅与平台有关,更与内容本身的价值有关。

  交互式。在轻媒体平台,每个人都是信息生产者、发布者,也是接收者、消费者。信息的发布、传播和接收融为一体。相比以往的单向线性传播、双向互动传播,轻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多维化、交互式特点。极速裂变、交叉扩散成为轻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特征。

  关于发展轻媒体的思考

  轻媒体在媒体和舆论生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正在改变且将继续改变信息传播的规则和模式,有必要予以规范和引导。

  引导规范轻媒体健康发展正当其时。轻媒体作为舆论场中最具活力的平台,影响力不断扩张。当前其正处于关键成长期,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是要科学引导,有序发展,让更多人享受到信息技术进步带来的福利。

  推动传统媒体的转型。传统媒体应积极主动地应对来自轻媒体的挑战。信息社会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有价值的精品信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传统媒体的强项和优势,理应充分发挥。

  加强轻媒体平台的舆论管理。在轻媒体平台上,拥有大量粉丝的大V、订阅量大的公共账号具有较强的舆论影响力。但其往往具有主观性、随意性和个性化特点,在信息发布的客观性、严肃性方面有所欠缺,有必要予以引导和规范。

  建立有效的舆论应对机制。轻媒体的话题转换快,穿透力强,辐射范围大,使社会组织和公众人物的信息更加公开透明。针对各级组织机构,来自各方的关切、咨询、质疑将成为常态,应当掌握轻媒体传播的规律,加强新闻发言人培训,优化信息披露流程,化解舆论风险。

  加强信息安全建设。对于蓄意攻击轻媒体网络平台,窃取信息资源和个人隐私的违法行为必须给予严厉打击。还应依法惩治借助轻媒体平台恶意攻击、抹黑歪曲、混淆视听、散布虚假信息和不良信息的行为。同时,应当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信息安全意识,提升维护信息安全的能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更新时间:2014-11-18 12:17:27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