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
——六个关键词看明白《中国制造2025》核心意图
2015年05月20日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电(记者华晔迪、张辛欣、王攀) 中国制造正在迈出“由大变强”第一步。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记者从中梳理出六个关键词,力求刻画《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意图。
制造强国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中国制造2025》的全部内涵,工信部部长苗圩的答案是“由大变强”。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我国已建成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规模占整个世界制造业20%左右。但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品牌质量水平不够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仍然“大而不强”。
“我们提出‘三步走’战略,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中国制造2025》是‘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也是我国首次系统提出制造强国纲领性规划。”苗圩说。
工信部规划司副司长李北光认为,当前发达国家纷纷选择重振制造业,不仅因为制造业解决就业,体量巨大,一个更深的含义是提振国家整体创新力。
如何实现制造强国?苗圩认为,首先要加大两化融合步伐,用信息化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让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因素。同时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创造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一个亟须实现的转变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对传统优势减弱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迫切要求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说。
中国创造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技术创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和产品性能提升,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众多的新材料、新能源、新生物产品、新设备的出现。
我国的研发投入规模近几年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2013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1180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但与世界强国相比,产业创新能力还有不小的差距。
资料显示,我国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达50%以上,95%的高档数控系统、80%的芯片、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
李北光说,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智能制造
在《中国制造2025》中,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
在苗圩看来,要做到智能制造,不仅要采用新型制造技术和装备,还要将迅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渗透到工厂,在制造业领域构建信息物理系统,从而彻底改变制造业生产组织方式和人际关系,带来制造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转变。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带动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群体性技术革命,核心就是智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说。
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表示,智能制造会给制造业带来“两提升、三降低”:“两提升”指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大幅度提升;“三降低”指研制周期大幅缩短,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产品不良品率大幅下降。
李东透露,工信部已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实施方案,并计划今年选30个以上试点示范项目,未来将连续三年实施试点示范,边示范边总结边推广,2017年准备全面推广。
绿色制造
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全面推进钢铁、有色等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实施重点区域、流域、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制定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企业标准体系,开展绿色评价……在《中国制造2025》中,“绿色”散布其间,成为贯穿全文的主色调。
毛伟明认为,提出把绿色制造作为主要方向之一,是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制造业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
数据显示,去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约70%是工业消耗;万美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9立方米,远高于日本的88立方米、韩国的55立方米。
解决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制约问题,唯一的出路就是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发展效率,也需要建立一个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介绍说,工信部将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包括建设绿色工厂、实施绿色制造、加大循环利用、倡导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并建立严格的标准和评价机制,企业如不符合绿色制造,还将上“黑名单”。
中国质量
《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建设法规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
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从市场竞争角度反映出国家整体实力,既是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表征;既是科技创新、管理能力、劳动者素质等因素的集成,又是法治环境、文化教育、诚信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中国制造亟须突破质量瓶颈。在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看来,中国在一些关键材料、零部件和核心系统上,质量和可靠性不是太高,长期依赖于进口。改变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制造业状况,必须从质量入手。
十多年来,我国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不断提升,较好地保障了消费稳定增长和经济持续发展。伴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人们对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在生活性消费领域,数量消费正向质量消费过渡。
中国质量协会会长贾福兴说,质量是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重要主题,也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广大消费者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主题,社会各方力量都应该参与提升质量工作。
中国品牌
实现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是《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目标。
目前,中国已是位居全球第二的制造业大国,但还只是一个贴牌大国,不是品牌大国。中国出口的商品中90%以上是贴牌产品。
贴牌和品牌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利润上。一个芭比娃娃在美国市场价格约10美元,在中国离岸价格仅2美元,去掉成本,贴牌生产毛利只剩区区0.35美元。品牌缺失导致中国企业只能处在全球产业链低端,辛辛苦苦“为人做嫁衣”。
“中国制造”必须要有自己的国际名牌。伴随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跃上国际舞台。最新的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有29个内地品牌上榜。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从贴牌大国迈向品牌大国,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成为国际市场上耀眼的“中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