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第五媒体仍处于初级阶段

第五媒体仍处于初级阶段

 

作者:刘燕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逐渐呈现出一种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

  继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后,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成为又一新的信息传播载体。由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主办的“第五媒体发展论坛”发布的《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显示,尽管第五媒体目前已具备了较大的市场规模,但无论是从移动终端用户、应用开发,还是从产业链构成、商业模式衍生等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

  新老媒体渐趋融合

  以手机、上网本等移动智能终端为载体,以短信、彩信、手机报、手机电视、电子书、微博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传播方式,越来越受到业界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2009年,数字出版总产出799.4亿元,实现增加值234.6亿元,营业收入799.4亿元,利润总额63.9亿元。数字出版经济规模超过图书出版,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广东等数字出版产业集聚区。其中,手机出版的营业收入已超过传统的网络游戏,占数字出版全部营业收入的24.2%,位居首位。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说:“新老媒体的融合是媒体业的发展趋势。”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而是逐渐呈现出一种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新媒体的特点是“技术为赢”,自身不断延伸出无数传播形态,如个人主页、即时通讯工具、手机短信、博客、播客、维客、论坛社区、社交网站等等;同时,新媒体很大一部分信息来自于传统媒体,如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传统的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为王”,报刊、广播和电视在报道的权威性、深度方面有着新媒体无法比拟的地位,同时,传统媒体借鉴新的信息网络技术,通过创新和融合而产生的新媒体形态,如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网络报纸、网络杂志、手机报、手机电视等。这些新的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新媒体,还拓展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传播载体,其迅猛发展态势已不可逆转。随着第五媒体受众的飞速增长,手机报、数字报、网络报刊、移动电视等新媒体形态迅速融入广大群众的生活,成为影响平民百姓工作、生活的重要媒体形态。目前,互联网正在从PC向移动智能终端变迁,未来几年中,3G的全面发展及4G时代的到来,更多的移动智能终端用户将跨越个人电脑和手机新的鸿沟,享受“第五媒体”带来的新体验。

  信息传播安全是挑战

  李东东表示,看到第五媒体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新传播手段和形式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媒体的最大挑战来自信息传播安全性。由于移动终端具有随时随地的网络访问功能,需要更多的安全保护。目前有大量的恶意软件开始瞄准移动网络,间谍软件、恶意软件等攻击软件有蔓延的苗头。随着3G时代的到来,宽带更宽、网速更快,与此同时,病毒也将会更加肆虐。此外,移动内容安全也不容忽视,由于我国第五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管理的难度也在加大。一些欺诈、淫秽色情等不良信息滋生在数量庞大的手机网站中,损害手机用户的合法权益及未成年人的思想健康。因此,如何完善立法、加强政府监管和推动行业自律,也是保障第五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李东东表示,必须加强新闻媒体版权保护,维护传统报刊合法权益。目前,传统报刊的报道都不同程度地被众多新媒体通过不同方式进行非法转载,非法转载的具体形式有:包括未获得授权非法转载使用,不写清作者姓名、新闻来源、不支付报酬,或通过伪造新闻来源、从已非法转载的媒体处再次转载等间接手段进行非法转载。传统报刊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面临取证困难、维权成本高等困惑。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下一步将加大版权保护宣传力度,强化版权保护意识;加大对数字版权侵权盗版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加快技术创新和标准制定,为版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积极建立以司法、行政、技术和标准相结合的版权保护体系,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繁荣发展。

  发展依托用户规模

  第五媒体的载体是手机和其他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移动终端设备,其应用形式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门户、手机报/手机杂志、手机电视、手机社会网络、手机微博、电子阅读、二维码等。它的即时性、精准性、互动性、碎片化等特点,将会促生新的业务模式,并对产业链各环节的角色行为产生影响,比如目前已初见端倪的广告收费方式由CPMCPC转变,互动营销、精准营销也逐渐开始为企业所接受。

  第五媒体依托于手机终端,它的发展环境离不开手机用户规模,截至2009年底,中国手机用户规模已经接近7.5亿户,以手机为载体的第五媒体已经覆盖了超过一半以上的人口。中国手机网民的发展速度同样惊人,截至20106月,中国手机网民的数量达2.77亿,已经接近PC互联网的3亿多的用户基础。随着智能手机的流行与普及,第五媒体将更具吸引力。

  目前传统媒体进入第五媒体的方式,以手机报为主,个别传统媒体开通了手机门户,仅仅是过去应用方式的移植,在利用第五媒体的应用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与第五媒体应用相关的互动模式、商业模式等开发还没有启动,与网络媒体及新兴第五媒体企业相比,暂时处于劣势地位。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在迅速扩大,但在用户结构上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从中低端用户群体中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第五媒体的商业价值,但随着终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手机能够带来类互联网的体验效果,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中高端用户。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0-12-28 16:06:16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1/24 共 1526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