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 张晓强

  国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解读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简称科技规划)强调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并把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放在了重要位置,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巨大冲击,取得了新成绩,上了新台阶。

  产业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3%,2010年达到7.6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4924亿美元,是2005年的2.3倍,居世界第一位。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服务等高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广泛应用与渗透,为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技术服务业、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一批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信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逐步得到改变,占高技术产业的比例由2005年的80%调整到2010年的69%。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93家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8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2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8个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已成为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向高端延伸,中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产业空间的合理格局逐步形成。

  产业技术创新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的研发投入稳步提高,2009年达到89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年均增长25.2%。产业的发明专利拥有量大幅增长,2009年达到41170件,是2005年的6.2倍,年均增长57.7%。在信息、生物、新能源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实验室,产业技术创新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夯实。高速铁路、超级计算机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产业化。涌现出华为、联想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企业,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高技术企业超过40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产业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一五”期间,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8.6%提高到2010年的31.2%,我国成为世界重要的高技术产品生产制造基地。随着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高技术产业出口开始由简单的加工贸易出口向资本、技术输出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转变,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产业技术开发和标准研制等国际合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但也要看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加工装配比重依然过大,产品附加值偏低,大而不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依然薄弱,掌握的核心关键技术严重不足;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较缺乏,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尚未建立,产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环境尚待进一步改善。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国际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需求更加迫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世界科技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时代。目前,在能源、资源、信息、材料、农业和人口健康等关系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领域,一些重要的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正在发生或正在孕育着革命性突破,一场以绿色、健康、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呼之欲出。为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主要国家纷纷调整科技和创新战略,加大清洁能源、生物、健康、环保和信息网络等新兴产业的投入力度,采取特殊政策吸引高端人才,全球创新竞争空前激烈。要把握住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带来的历史机遇,迫切要求我国大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发展战略布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进入新阶段。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围绕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的争夺更加激烈,产业转移和跨国技术联盟将成为强化竞争的重要手段,联合开发和协同合作更加普遍。我国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承接产业转移开始呈现由低端向中高端提升、由沿海向内地延伸、由生产制造向研究开发拓展的重要特征,参与国际重大技术和标准开发的活动明显增加。同时,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绿色标准等为主要手段加紧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主要发展中国家也努力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双重压力。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高技术产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攻坚时期。面对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制约日益明显等多重压力,我国迫切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增长模式,真正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道路。同时,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居民购买力明显增强,消费结构加速升级,对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高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必须不断增强创新能力,率先实现重点突破和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我国必须牢牢把握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大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实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新突破。
  三、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十二五”时期,按照科技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国家发改委将结合高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由大向强的转变。

  (一)增强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能力

  组织实施“十二五”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规划。推进重大科技突破,在信息、生命科学、空间、海洋等战略领域,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抢占未来科技竞争的制高点。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生态环保、能源资源、信息网络、新型材料、安全健康等领域,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引导和支持企业建立高水平的研发和工程化条件,提升企业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能力,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

  (二)积极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

  坚持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作为主攻方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努力攻克和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加速高技术产业化。动态调整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领域指南,加强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贯彻落实,完善高技术产业化环境。组织实施重大产业创新发展工程、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和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引导消费模式转变,培育高技术产品市场。发展创业投资,推动形成国家、地方、社会共同投资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机制。

  (三)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组织实施“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创新驱动、开放发展,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大力推进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的跨越发展。积极发挥企业市场主体的作用,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实施产业发展路线图和若干重大工程,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促进新技术的产业化和推广作用。着力开拓和培育市场需求,大力开展应用示范,使市场潜力大、产业基础好、带动作用强的行业尽快形成支柱产业。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新兴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四)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

  加快发展高技术的延伸服务和相关科技支撑服务业。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网络信息服务,加强软件和支撑工具的研发,推进各类面向行业应用的信息服务,提升服务外包水平。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鼓励相关机构建立可信交易服务平台,促进第三方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文化教育产品的创造和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发展数字内容产业。在医药创制、生物信息、生物环保、生物农业等领域培育新兴的生物技术服务。壮大研发设计服务企业,支持工业设计高端化发展。促进检验检测机构市场化运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构建市场化的综合性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水平。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构建功能齐全、服务主体多元化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十二五”期间,按照“注重实效、协同共享、创新发展、自主可控”的原则,加快建设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积极扩展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平台覆盖范围,全面支持电子政务整体高效运行。加快人口、法人单位等基础信息库建设,逐步完善共享开放的国家基础信息资源体系。构建覆盖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领域的重要信息系统,促进跨部门协同互动和资源共享,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的研究和产业化,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支撑。

  (六)推进高技术产业集聚发展

  “十二五”期间,在信息、生物、航空航天、高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示范基地和高技术产业基地。结合各地产业特色、区域条件和资源优势,规划发展一批区域特色高技术产业链。布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等,推动有关部门为高端人才创业、工作提供更多便利,加速人才、资金等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城市群和中心城市集聚,实现产业集群高端化、特色化发展,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集群对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七)促进高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

  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培育全球性企业,不断提高国际分工地位。鼓励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延长产业链,推动企业联合拓展海外市场。促进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在海外推广应用,以标准和系统技术带动产品出口,加快改善出口结构。落实促进离岸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推动外包企业加快发展。继续加大力度吸引国际高技术产业向我国转移,鼓励和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产业。在互利共赢原则基础上,积极运用政府间合作委员会、技术合作论坛等高层次交流平台,拓展与国外政府组织和企业的合作。

  (八)营造更加良好的宏观环境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促进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科技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共享,有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入推进落实《科技进步法》,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法规、政策,加强产业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等的衔接协调, 加快推进落实企业研发投入加计扣除、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所得税减免等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构建适应高技术产业特点的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高技术产业投融资渠道,调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加大对创新能力基础设施、产业化及服务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健全风险担保机制、信用体系、中介服务体系,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高技术产业化等项目的投入。以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使用、流动、评价制度和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张晓强)
更新时间:2011-08-22 10:21:35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22/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