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智图 >> 知识工程 >>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作者:评论员

时间:20110901   来源:科技日报

 

  我们身处一个科技创新空前活跃的时代。这种活跃不仅体现在个别学科上,更体现在多学科的融合上,不仅体现在科技界内部,更体现在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上,不仅体现在个别国家科技创新实践上,更体现在国际科技合作的日益紧密上。在科技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新形势下,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全国科技界新的重大任务。

  协同创新激活创新基因

  随着世界科技的发展,交叉融合成为科技发展新的增长点,不仅需要大型科研人员团队、大型科学仪器,更需要依靠多学科的联合攻关,以及综合多学科的思维体系。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加速融合,催生新的学科前沿,孕育新的学科方向。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跨学科的协同合作是激活创新基因、寻找创新突破点的必然途径。

  学科是人们对知识的一种人为划分。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原有学科体系处于不断调整变化中,新的科学发现、突破也不断在学科相互交融地带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空白地带出现。近100多年里,交叉科学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消除了各学科之间的脱节现象、填补了各门学科之间边缘地带的空白,将分散的学科综合起来,从而实现科学的整体化。

  纳米科学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一方面,这个属于材料科学范畴的科研领域,吸引了物理、化学、电子等诸多领域科学家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另一方面,纳米科学领域日新月异的进展,也推动了众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在对生物生理机能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纳米科学的身影;在新能源领域的最新进展中,也有纳米科学的贡献。可以说,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深入,各学科的外延不断扩大,学科之间的原有藩篱逐渐模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格局。

  打破学科之间藩篱、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是新形势下科技创新的基本要求。创新本身就意味着突破固有思维和框架。随着人类对原有学科框架内知识研究的深入,往往突破原有学科框架,将目光投向少有人涉足的学科边缘、交叉地带,并综合多学科研究方法,才能开启创新基因,寻找到创新的“富矿区”。

  一项关于诺贝尔奖的统计数据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20世纪诺贝尔奖获奖者中,超过40%获奖者的发现是在多学科的交叉领域,尤其在上个世纪最后25年,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中接近半数都授予了在交叉学科领域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可以预见,随着当代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创新出现在学科交融的空白地带。

  作为一个迈向创新型国家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具有完备的学科体系,在各学科都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研究队伍,为了早日实现创新突破,推动学科间的协同创新、开发学科交叉地带这一创新“富矿区”,理应成为在中国加快创新进程的重要途径。要依托高水平国家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建设一批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科学研究中心,稳定支持,培养队伍,提高我国基础和前沿研究能力。

  协同创新提升创新价值

  创新不同于发明、研发,它是一个新技术成为新产品、新产业的实现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会成为制约创新效率的瓶颈。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是主体,但仅有主体,没有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就不会有创新价值的实现。实践证明,政产学研用五个环节相互衔接、渗透、支持,是重大科技成果产生的必要条件。

  屡屡被作为创新典范的美国硅谷,其成功的关键不仅仅因为有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等一流高校和一流技术,更重要的是有一流的技术与资本、技术与市场对接的机制。“硅谷模式”的显著特点就是以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知名大学为依托,以大规模中小高技术公司群为基础,以苹果、谷歌、思科、英特尔、惠普等大公司为龙头,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提高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的速度,最大限度提升创新价值。

  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技术创新体系中承担着提供知识源的任务,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创新目标,探索紧密结合协同创新的机制。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明确要求,“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组织产学研合作,不能“拉郎配”,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利益的扭合、市场的融合。这种深层次的紧密契合是合作开发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合作过程中,坚持产学研各主体定位清晰,坚持企业主导研发过程,形成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开放式合作机制,才能加快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

  政府科技资源越来越庞大,应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转化为科技研究创新目标的机制。科技管理职能部门之间要建立决策协同机制,避免在许多领域重复投入、分散投入,难以在国家目标上形成一致和分工合作。建立跨部门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对科技部门、科技计划、科研机构的绩效评估和监督。

  企业科技资源越来越庞大,应加大力度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实现内外部资源有机结合。加大内部科技资源整合力度,着力解决企业科技资源分散、专业交叉重叠和技术重复开发等问题,完善创新链条,实现科技力量的有效协同。积极利用外部科技资源,通过合作研发、委托研发、并购等方式获取创新资源。

  新时期的科技管理的内涵和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科技管理的重心从研发管理转向创新管理,科技创新也由研究开发延伸到整个创新链,延伸到产业化过程,延伸到经济社会更加广泛的领域。创新需要一个完整的生态,政府支持自主创新,重要的是围绕完善创新链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这一“创新链”提供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信息服务、生产力促进、金融服务、创业孵化、人才猎头、软件及服务外包、现代物流、战略咨询等等不同类型的服务。政府就要做创新链上的“清道夫”,就要依靠投入和政策来疏通整个创新链,让整个创新链完整起来、活跃起来,构建围绕创新链的多部门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要素全面渗透进经济活动中,形成科技与经济水乳交融的良好局面。

  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

  日益加剧的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规模和深度使得科技、经济活动的范围超越国界,创新和生产在全球的地理分布越来越分散,原本局限于一定区域的价值链被拉伸到不同的国家,全球价值链因此形成。对任何国家来说,关起门来创新只能让自己的创新能力萎缩,让自己始终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在新的竞争态势下,坚持自主开发的平台和信心,有效利用国际创新资源和市场,是中国提高创新效率、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的基本路径。

  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是国际科技合作协同创新的重要形式。由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具有投资强度大、多学科交叉、实验设备昂贵复杂、研究目标宏大等特点,因此倾向于吸引多个国家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通常是围绕一个总体研究目标,由众多科学家有组织、有分工、有协作、相对分散开展研究,如人类基因图谱研究、全球变化研究等;国际大科学工程是指预研、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大型研究设备等一系列研究开发活动,如国际空间站计划、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计划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和计划使世界范围内的科学家能够在大规模、大尺度、跨学科前沿性研究领域开展合作研究,有助于全球创新资源的整合和有效配置。

  近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形式、广领域、高水平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提升了主动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目前,我国已与15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同其中97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104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参加了1000多个国际科技组织,积极参与热核聚变试验堆、国际对地观测等重大科学工程,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今后,要围绕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环保、疾病防治等全球性问题和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化国际合作研究,推动我国基础科学与前沿技术研究加快赶上先进水平。要适应科技全球化趋势,推动国际科技强强联合,及时与国外科技发展互通有无、密切联系,构建资源和成果共享共用的机制,探索中外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实体性合作平台。加大参与国际科学计划的力度,支持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组织的领导工作,发挥在国际技术标准制定中的作用,提高我国在世界科技舞台的地位。

  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当代科技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科学发展观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是立足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新的重要的推进思路,贯穿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之中。全国科技界要牢牢把握这一新要求,清醒认识当今科技发展的新特点,扎实推进这一新任务的贯彻落实,着力提高科技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更新时间:2011-09-02 09:28:55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首页 < (4/24 共 1524 篇) > 末页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