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科学创新的殿堂——哥本哈根大学
2012年06月27日 来源: 新华网
丹麦积极倡导发展绿色经济,通过加强教育和科技创新来摆脱欧洲当前的经济困境。这个国家的确不乏充满创新力的机构,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哥本哈根大学就是丹麦科技创新的一支生力军,其成果令世人瞩目。
作为世界一流高等学府和欧洲最古老大学之一,哥本哈根大学从建立之初只对名流开放的贵族学校,发展成学科全面、集教育科研于一身的现代化公立大学。500多年来,哥大一直是欧洲的学术、文化和科学创新中心之一。虽然规模并不很大,但哥本哈根大学在许多方面走在世界科研的前沿,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知识精英。
哥本哈根大学现有约3.7万名学生、7000名员工和5个校区,设有卫生和医学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法学和神学6个学院,约200个科系。
副校长托马斯·比约霍尔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自然科学是我们的传统优势领域,哥大共产生了近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在,我们的学科体系中既有传统学科,又有新学科。我们同样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挑战。”
在这个培育科学家的摇篮中,诞生过许多取得重要成就的知名科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尼尔斯·玻尔就是其中一位。他的大部分研究生涯就是在哥大位于哥本哈根老城区的一座建筑,也就是现在的尼尔斯·玻尔研究所里度过。如今,科研人员在这里研究宇宙中最细微的物质:原子、夸克与轻子的特征,探索宇宙的起源及量子力学未来的应用。
哥本哈根大学在纳米技术、应对气候变化等新兴研究领域也位于世界前列。据比约霍尔姆介绍,学校正在进行一项尝试把热能转换成电能的新研究。他说:“我们在研发的一种纳米材料可以实现这种转换。如果能把热能转换成电能,这样只要有热源,比如汽车的排气管或者工厂的烟囱,你都可以利用其生产电能。这对于可持续发展非常有意义。”
埃斯克·维勒斯莱夫教授领导的地质遗传学中心,则通过钻取和研究格陵兰岛的冰芯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维勒斯莱夫发现,格陵兰岛南部的冰层在十几万年前即上一次全球变暖时并没有消失,当时格陵兰岛的温度比现在高5摄氏度。他说:“这表明格陵兰冰盖比我们想象的及模型推测的情况要更加稳定。”
丹麦科研大臣莫滕·厄斯特高说:“作为丹麦教育系统的佼佼者,我们希望哥大能与各种科研机构建立更多合作,以确保其在科研上的领先优势和高质量能给其他机构带来积极影响。”
哥本哈根大学与各国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中国和丹麦在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哥大成立欧洲研究中心就是合作深化的最好例证。这一中心今年2月在哥本哈根大学生物科技园成立,由华大基因研究院、哥本哈根大学等共同出资1.7亿丹麦克朗(约合2900万美元)组建。
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俊说:“丹麦在生物学研究、临床研究、医疗保健、生物燃料以及许多高科技研究上具有优势,而华大基因在基因组学和信息生物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这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合。”
其实,哥本哈根大学的成功正是基于其开放的学术氛围、百家争鸣的创新活力、雄厚的资金支持和批判性的思维。很多科学家研究的动力,来自于一些现在看来不真实、但会对人类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念头。
尼尔斯·玻尔研究院的教授查尔斯·马库斯告诉记者:“我们并没有一份未来20年的技术发展蓝图,告诉我们未来几年要完成哪些任务。我们有的只是一张白纸,需要做什么完全由我们自己决定。这可能是一件带有冒险性的事情,但也是真正激动人心、充满变数和希望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