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规划凝聚创新共识等三则
作者:王 元等
来源:2012年09月26日 人民日报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 元
10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了一系列促进科技的发展战略,其密度之大、规格之高,前所未有,其中最重要的是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划创造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三个第一次”:第一次将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第一次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为国家目标,第一次围绕着激励和加快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制定了10方面、60条政策。“三个第一次” 构造了围绕创新的完整的规划,对中国整个科技进步和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有长期和深远的意义。
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寻找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使全社会在科技创新上达成了高度共识。规划纲要的颁布和自主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目标,实际上为结构转变和发展方式转变找到了根本的途径。2011年,全社会的研发投入达到8610亿元,其中企业占比重达到74%以上。这不是空头口号可以喊出来的,说明规划基于战略部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达到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全社会达成共识后,有利于形成基于企业为主体的广泛的社会创新体系。主体的创新热情,是一个国家提高创新能力的最重要源泉。如今,科技创新的活跃程度和参与范围越来越广,大学和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意识增强,主动和企业结合,这种转变有利于我们产业链从低端向高端迈进,升级换代。
基础研究进入重要跃升期
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 张先恩
10年来,我国基础研究实现了跨越发展,进入重要的跃升期,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大幅提升。目前,我国形成了包括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研发中心在内的科技力量布局;建设了38个先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49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骨干研究基地;聚集和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在高温超导、中微子、纳米材料、量子通讯、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古生物学等科学前沿领域持续产生具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我国国际科学论文总量已居世界第二,被引用数居世界第七;其中,数学、物理、化学、材料、地学、计算机和工程科学等领域的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已分别进入世界前2—5名,其他学科均呈现明显的后发优势。
科学进步开始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引领作用。我国通过国际专利合作条约申请的专利数量已达到世界第四位。基础研究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为我国航天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提供了可靠理论基础;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制造科学的前瞻性研究,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能源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发展以及对深海、深地、深空的探索,为推动我国可持续发展和改善民生奠定了科学基础。
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进一步的强化支持,我国的基础研究整体水平将迅速迈向世界一流。
高新技术从跟踪到同步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 赵玉海
回顾我国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的历程,可以说是变化巨大。其中最大的变化是:从10年前的跟踪,发展到今天部分领域实现了同步,个别领域甚至领跑世界。有两个具体的例子:我国自行研制的天河超级计算机跃居第36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榜首,我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把速度超过300公里的高铁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从工程系统技术上看,我国在国际上领先的几乎没有,而高铁改写了这一历史。目前我国发展的大部分高新技术都与战略性新型产业密切相关,其产业化、市场化将会极大促进我国的新兴产业、改变我国的经济结构。
与此同时,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上得到大规模应用,不仅显著提升了造船、钢铁、纺织、服装等产业的质量效益,也将大大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力。
令人高兴的是,过去十年我国的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的迅速勃兴,使物流、医疗、金融等行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网游、动漫、影视、电子书等科技文化产业迅速兴起,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预见,今后现代服务业和科技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