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的文化发展与精神困扰
作者:李宗桂
时间:2012年02月16日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作为新世纪的 21 世纪,准确说是从 2001 年开始的,迄今已经整整过去十年。这是十分特殊、值得纪念并值得认真总结的十年。这十年,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伴随中国在国际上的和平崛起,中国文化的发展异常迅猛,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遭遇了严重的精神困扰。
迈入新世纪后的头十年( 第一个年代) ,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全球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发生着空前的影响。第一个年代的第一年( 2001 年) ,就发生了震惊全球的恐怖主义性质的“9·11”事件。然后,是发自美国进而影响世界的全球金融危机。继而,源自北非影响中东的所谓“茉莉花革命”,搅得世界纷扰不堪。近期凸现的美国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也为世界风云增添了变幻。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外信息的传播和互动日益增强。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备受影响。
在国内,十年来的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文化的价值、功能和地位越来越受到朝野上下的重视,表现出较强的文化自觉意识。面对十年来国内外的风云激荡,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的跌宕起伏,中国文化的发展健行不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思想文化、行为文化的建设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文化精神的奋发和文化意识的增强,是这一时期的主流。
主流价值观得到进一步弘扬,文化认同增强,是这一时期的显著特色。2006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07 年 6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经过这十年来的一系列努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日益成熟,逐渐成为得到人们认同并践行的主流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成为走向复兴的理论基础。与这一理论基础相辅而行的,是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7 年 10 月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念,以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张。可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弘扬和践行,是倡导和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的话,那么,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则更侧重于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其地域和阶层的覆盖面更广,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基础更宽广、更厚实。
文化的多样性或者说多元文化观受到尊重,是这一时期的又一重要特征。尽管学术界对于文化管理有诸多不同看法,而且事实上文化建设、文化发展如何真正按照文化规律运行,还有待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逐渐提升认识、完善政策,但平心而论,这十年应当可以说是数十年来文化的多样性表现最为丰富、不同文化观的展现最为自由的时期。电影、电视、戏剧、小说等文艺领域,从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各擅所长,各畅其说,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几乎到了“从心所欲”的地步! 生活方式方面,崇尚传统,钟情穿汉服、行汉礼的,大可自便; 向往西式生活,穿西装,饮咖啡,过洋节的,自得其所; 喜欢追逐潮流的,着露脐装,染彩色发,蹦迪唱 K,我行我素,自得其乐。信仰方面,崇奉马克思主义的,笃信基督的,膜拜真主的,相信太上老君的,固守“我佛保佑”信念的,以原教旨主义态度看待孔学儒教的,甚至作为民间信仰的妈祖崇拜、关公崇拜、土地崇拜,等等,无不在当代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框架中并行不悖,自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就社会文化思潮而言,马克思主义派,新左派,老左派,自由主义派,保守主义派,以及某些不叫派的派,搞论坛,出丛书,办杂志,建网站,忙得不亦乐乎! 尽管不同思想观点、不同文化派别相互激荡甚至矛盾冲突,但有关管理当局没有用过往的政治或行政方式强行压制乃至取缔之,甚至,对于公开反对主流文化反对管理当局的人和事,只要是从学术文化层面进行的,也用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对待,表明多元文化观得到尊重,也表明这十年文化的进步和文化管理的进步。
理性的民族意识增强,也是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民族观念、家国情怀,素为中华儿女所称道,所践行。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征程中,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融入全球化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弘扬、民族意识的觉醒、家国情怀的增强,成为走向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起,以“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现代化理念为动力,国人的爱国主义激情高涨,民族情怀空前强烈。中国女排在国际赛事中夺取的三连冠、五连冠,一度激发了全民的爱国主义热情,成为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支撑。到了 90 年代,“21 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一度成为自我标榜、自我激励的口号式学术论说。进入新世纪以后,2008 年一度出现“中国不高兴”之类的炒作话题,表现出某种非理性的倾向。如果我们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的褊狭,站在理性民族主义立场省察,就不难发现贯穿其间的主线,是国家意识、民族情怀。在以爱国主义为荣耀的文化生态中,国家意识和民族情怀超越了个人利益,替代了小团体的利益追求,而其动力所在,正是实现现代化、复兴伟大的中华文明的强烈追求。因此,尽管上述情形有明显的不足甚至严重的狭隘情绪和自我迷恋意识之类的偏颇,但总体上还是从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范畴之中。值得重视的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延伸,在民族意识增强的过程中,国人逐渐成熟,原有的偏颇逐渐得到校正,文化价值理性得到彰显。2006年,中国的 GDP 超过英国,没有人上街游行庆贺;2007 年中国 GDP 超过德国,没有人如痴如狂地欢呼; 2010 年中国 GDP 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不仅没有举国癫狂,反而出现很多冷静的声音。颇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中国 GDP 质量不高,人均 GDP 不高,经济结构不平衡,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财富分配不平衡,不要沉醉于“世界第二”! 今天的中国可谓举国沉稳,理性民族主义彰显出来,中国已经走向成熟。而这正是新世纪十年来文化建设文化发展的可贵成果。
十年来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又一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长期以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在精神家园的建设上缺少应有的文化自觉。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那种政治高于一切、压倒一切甚至等同一切、取代一切的唯政治思维盛行,认为强制性的政治灌输和宰制性的政治命令可以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使得人们自觉服从,没有注意区分政治意识、政治觉悟、政治服从与安身立命之道的区别,没有认识到精神家园对于安身立命的重要性,因而疏于建设。胡锦涛总书记在 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个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理念,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广泛关注和价值认同。确实,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我们应当弘扬中华文化。但在弘扬中华文化的时候,应当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精神家园是人们精神安顿、心灵休憩之所,是安身立命之道。中华文化中有深厚而又丰富的关于精神安顿、心灵休憩的文化价值理念,对于今天的文化建设和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必须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加以审视并发展创新。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所要弘扬的中华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从古到今的优秀文化,其中以近代到“五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新型文化为重心,而不仅仅是古代文化、儒家文化、汉族文化。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价值底线,是对中华文化基本价值基本理念的认同,对做一个中国人的基本价值要求和操守的认同。这样一些见解,经过几年来官方和学术界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努力,基本成为文化共识。尽管如何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精神家园的内容和体系如何,还有待日后的实践,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切实地展现出来,并成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与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相呼应,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大政方针,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步骤,“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成为这十年文化建设的创新性思路和建设性主张。其实,就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从中央政府到各省市自治区,尽管对于文化的价值和功能的认识不尽相同,甚至有的省市自治区一度很不到位,但最近十年却大有进步,对于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无形力量,对于文化在提升自身整体综合实力方面,都有相当深刻的认识。占全国三分之二的省市自治区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或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并非仅为粉饰,而是切实认识到了文化的力量所在。有的省明确提出: 我们怎样增创新优势,继续加快发展? 我们靠什么增强后劲,继续当好排头兵?“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大省建设对于广东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战略意义。……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文化创新的持久推动,在竞争中就要落后,就要被淘汰。”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 “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这些论述表明,至少从政府管理的层面,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和作用在最近十年间受到了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在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的同时,要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方针,无疑是把文化的地位和价值从新的层面和发展战略的高度给予肯定。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软实力并不是超越现实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体系的外加的东西,而是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现实的文化生活和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在我看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文化软实力的最高纲领,应当大力弘扬,以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规定了文化软实力的价值底线,应通过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 文化民生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兼顾文化的先进性和普及性,又具有人文化和生活化的特征,与提升文化软实力相即相融,互相发明。
总的看来,新世纪十年来的文化建设卓有成效,文化发展生机勃勃。不过,毋庸讳言的是,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困扰,尤其是价值的迷失和精神的困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极端个人主义流行,享乐主义猖獗,出现了各种匪夷所思的社会现象,主要表现为:
其一,良知泯灭,人心冷漠。轰动全国的西安音乐学院在读大学生药家鑫开车将被害人撞倒后,为逃避责任杀人灭口,“其犯罪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属罪行极其严重”(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词) 。武汉一个老大爷在自己家门附近跌倒,因无人将他扶起而导致窒息死亡。这类事件,近年多有发生,报刊时常登载,反映出社会文化生态不够健全,良知需要唤醒,人心需要扶正。
其二,唯利是图,物质主义盛行。有奶便是娘,过去是贬责之词,现在成了不少人的信条。有的文物专家历史学家,居然为了金钱而将商人造作的假玉衣“鉴定”为价值连城的真文物,使得商人用其向银行骗贷巨资! 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以至于斯!
其三,腐败严重,风气败坏。官场腐败人们早已熟知,贪污受贿的数额从早期的几万几十万到现在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 级别从部委省市级领导到现在的科长甚至股长。甚至科长股长都会、都能贪污几千万元! 这些现象,严重腐蚀社会空气,败坏公序良俗,动摇人们的正确信念和价值观。不仅官场腐败,学界也染上腐败风气。这些年院士推选中的猫腻,学者的抄袭剽窃,学术江湖的存在及其江湖习气的泛滥,对于当代文化建设的破坏不言而喻。
其四,蔑视崇高,精神颓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原本是一种调侃、一种感叹,现在居然成了一些地方很多时候都存在的活生生的严峻的现实。有时候,认真做事,老实做人,不仅不能受到肯定,反而被某些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呆、傻。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其间根本的问题,是人文精神的缺失。如果不认真建构当代中国的新型人文精神,不创造性继承光大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吸纳西方人文精神的高妙之处,则我们的精神困扰将会长期存在,文化建设的效能就会大打折扣。当然,光讲建构人文精神是不够的,关键是要真正去做,知行合一,要有能够承载人文精神的阶层性载体,换言之,要有实践人文精神的标杆性群体,否则,一切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