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物质财富变为精神财富
作者:木弓
时间:2012年03月14日 来源:文艺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定要繁荣发展文化产业。我们的文化产业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做大做强。这些话题都在“两会”的委员们热议之中。不过,我们也注意到委员们不无忧虑地提醒文化产业大发展不要变成“文化大赚钱”。这样的思考到位、深刻、有远识。
作为产业,一定会创造利润,也就是“赚钱”。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产业。今后,可能会有一个“文化产业GDP”评估体系来支持产业的发展。但作为文化,却无法简单用“GDP”来评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能称得上“强”,是看能不能给世界贡献新的思想、新的精神,是看能不能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是看能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对人类文明进步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而不完全看文化产业的“GDP”。如果简单和人家比拼,看谁挣钱多,谁的文化就强,那肯定不是“文化强国”,也不是“文化强国”的发展和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的文化产业,是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国家“软实力”的厚实基础,一个国家的文化产业也谈不上做大做强,最多是处于把精神财富变成物质财富的初级阶段罢了。
其实,文化产业说到底就是要把物质的财富变为精神的财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创造了那么多的物质财富,成为对世界经济有影响的大国,所以精神也要富有,要对世界文化发展有影响、有贡献,需要精神财富的积累。由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战略性意义。这是一个通过产业的方式生产精神财富的新兴的朝阳产业,固然也会生产大量的物质财富,但重在生产精神财富。所有的产业都不生产精神,惟独文化产业生产文化,也就是生产精神。有人说,文化产业是“内容”的产业,正是抓住了这个产业的特点和本质。
抓住特点,抓住本质,就会更好地认识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任何产业都需要资源的支持。那么,文化产业的资源在哪里?说到根本的,就是在人那里。文化产业的决定性力量在思想,在创新,那就是人。我们需要造就一代代有思想、有创新能力的人,也就是文化大家、文化大师,才能够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壮大。这就是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最宝贵的资源。没有这些资源,也就没有了精神财富,也就没有了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就是要把他们个人创造的能量,转变为社会的文化财富,让社会分享,让历史传承,让时代凝聚起强大的力量,让国家掌握了走向世界的话语权。这就是文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