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价值观崩解的年代重构信仰
——一本小书引发的大思考
作者:毛珠峰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08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今年5月,一本辨析中国当代青年价值观、信仰及哲学选择的书籍《六十年代生人:选择抑或为哲学选择》悄悄摆上各大书店的书架。此前,中国青年出版社曾陆续出版《五十年代生人成长史》(黄新原著,2009年)、《六十年代生人成长史》(王沛人著,2008年)、《七十年代生人成长史》(沙蕙著,2008年)。同时,《“80后”·失梦的一代》、《“90后”驾临》等探讨当代青年代际焦虑与思考的文章,层出不穷——在大时代的转弯处,几代人的人生选择、价值观念以及由此派生的财富观、婚恋观、创业观,成为当下一个最重要的课题。一代人,对时代意味着什么?时代,如何影响着一代人?它关乎青年个体的人生选择,更重要的是关乎社会与未来。
《六十年代生人:选择抑或为哲学选择》是关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人的青年人“选择哲学为业”,以及在这个选择背后更为深远的关于“人生选择和哲学理念”的书。借用韦伯的“学术生涯是一场疯狂的赌博”的说法,对于当下青年如“80后”和“90后”者,选择哲学为业似乎是一场疯狂的赌博。哲学学科的身份本身正处于时代尴尬之境,哲学终究成不了职业。严峻的现实是,经济利益、物质驱动几乎占据了时代的舞台中心,精神理念和价值选择则被逐渐逼到台下,成为鼓掌、呐喊或者窃窃私语的观众。
然而“60后”则不同。他们的成长以及伴随他们成长的时代,使其有更严肃的选择。相较于他们,“50后”承受了更多时代的苦难与辛酸,也见证了历史转折时刻的学术思想与精神人格的种种挣扎,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使命与公共意识。“70后”所处的社会少了动荡、多了发展,少了禁忌、多了开放,中西交融提供了文化多元的学术背景,他们的思路更加自由宽阔,意识更为独立自觉。“60后”则继承传统、寄望未来。其学术实践无一不指向“中国风格”、“民族形式”和“世界视阈”。正如该书编者张立波在序言中说的:“60年代之后出生的学人,他们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冲击,经历了80年代的思想激荡和理念冲撞。他们目睹了社会生活和理论思潮的巨大游移和变迁……”因此,他们许多人选择了哲学——哲学似乎成了一种情结,受到了该有的尊严和维护。在他们看来,哲学具有这样一种力量,它让生命变得充实并且极其富有价值和意义,使生命在精神层面有所依赖和归属。同时,他们也选择了哲学之外的“形而上的领域”,如文学、史学、社会学等。
《六十年代生人:选择抑或为哲学选择》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自我认知途径,那就是:使读者进入“60后”真实的生命体验——看他们的自身回顾与哲学缘起,听他们讲述学术之路、治学之道,审视与思考他们所经历与体验的思想、学术和时代,及其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并且反刍当代青年的人生选择及未来目标。读着他们这一代人的哲学和历史、生命与时代的风云际会,或许,“80后”、“90后”会羡慕他们的执著与坚持、信仰和思想,以及他们精神的充实和人格的纯粹。这些羡慕更多地引出自我的追问:二三十年过去,要让我们去写同样一本关于人生的书,我们将如何命名?它亦使得在当下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和复杂之时,对自身选择同样迷茫和纠结的“80后”、“90后”感同身受——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解,新的价值观念尚未健全。在坐标系残缺而混乱的时刻,该如何选择哲学观念,如何选择人生道路,如何选择未来方向。
描述当代青年生存境遇的《“80后”·失梦的一代》、《“90后”驾临》等文章为读者提供了注脚。如果说,在如今信仰泯灭、价值错位、道德缺失的混沌氛围中,为着工作、住房、婚恋、健康奔走的“80后”是“失去梦想的一代”,那么,被认为独立、反叛、自信、张扬的“90后”,则是“失去自我的一代”。他们拼成绩、拼经历、拼爹、拼财富……人们不禁要问:“50后”有信仰,“60后”有哲学,“80后”、“90后”们有什么精神财富?他们值得去说什么?去写什么?去储存什么?去回忆什么?去祭奠什么?
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恰如狄更斯所描述:“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个睿智的年月,这是个蒙昧的年月;这是信心百倍的时期,这是疑虑重重的时期;这是阳光普照的季节,这是黑暗笼罩的季节;这是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让人绝望的冬天;我们面前无所不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大家都在直升天堂,我们大家都在直下地狱。”社会大发展、大转型,经济浪潮推动着欲望之舟渐行渐远,多元文化冲击下精神人格难守纯粹。太多的选择导致无法选择,自由的信仰终究迷失信仰。梦想失去了,自我也失去了,还能失去什么?劳动被异化,社会被异化,自我也被异化,还有什么可以被异化?这本书引发当代青年思考。因为未来总是那么美好并值得期待,而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和奋斗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