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永恒而常新的命题
作者:毛时安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15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70年来,我们生活的时代和文艺本身,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时至今日,《讲话》的基本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艺事业。《讲话》当年提到的许多“问题”,依然是当今的文艺创作所面临的问题,依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去领悟。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理论经典的价值和魅力之所在。
《讲话》文艺美学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探讨文艺和生活的关系。文艺和生活的关系作为一个理论命题从希腊、先秦时代就已开始讨论。直到今天,是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正如永远装不满的箩筐,各个时代都把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最新思考装进去。比如古希腊哲人认为艺术比生活更完美。亚里斯多德就说过:“为了获得诗的效果,一桩不可能发生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画家所画的人物应比原来的人更美。”而19世纪的俄罗斯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就认为,美是生活,现实美高于艺术美。他说,想象绝不能想出任何一朵比真的玫瑰更好的玫瑰。遥隔两千年,完全是针锋相对的。唐代诗人李贺有句诗:笔补造化天无功。这里的造化,就是自然和生活。艺术可以使自然生活更有美感。毛泽东的《讲话》,在艺术和生活关系上集中展开的主要观点是:1.人民生活既是自然形态的、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2.因此,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3.尽管如此,人民还是不满足于生活而要求有艺术,是因为文艺作品反映的生活比普通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应该承认,作为一个酷爱文学而且富于诗人气质的政治领袖,毛泽东的这番论述充满了辩证思维的机趣,是经得起历史和时间检验的。
似乎是与此相呼应,上海画家施大畏前不久在与参加上海艺术新人大展青年画家的交流中,又一次重提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综合自己几十年的创作实践,明确提出了“艺术作品有生活就大,没有生活就小”的观点。在许多艺术家开始淡漠艺术生活,淡漠艺术和人民、艺术和时代关系,把这些事关艺术的大问题视为老生常谈的时候,施大畏的旧话重提,旧话新说,很快就引起了文艺界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我认为,作为画家,施大畏提的正是时候,也提得非常睿智而有艺术气息。
现在有一种对艺术的普遍误解。艺术的大,就是体量的大,就是规模气势的大,与此相应,就是金钱投入的大。似乎艺术就是要“财大气粗”。于是,我们看到画面的尺幅越来越大,舞台艺术的灯光线条辉煌眩目,男女主角穿着打扮越来越豪华奢侈,越来越油头粉面,一掷亿金、场面恢弘的巨制、大片充斥银幕。但是,所有这些大都不过是一张“画皮”,骨子里既苍白又渺小,味同嚼蜡,经不起一看。眼前五光十色,看完一团空白。作品的大,其实关键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在于积淀在其后面的生活的厚重和积累。有时候齐白石的一张虫草,远胜过画面上千军万马的轰轰烈烈。因为白石老人虫草的创作是他童年乡村生活天趣日积月累后慢慢发酵、孕育而来的。而有的画家画千军万马却是一天部队生活都没有体验过。所以,他画得再多,也没有血肉和灵魂。而齐白石笔下的虫草却带着永恒的田野生命的气息。体量大更要有生活。如画家王式廓画反映中国农村土改3.9米长的巨幅油画《血衣》,从延安时代产生初步想法,1949年参加北京郊区土改,1954年完成草图,1957年完成震撼人心的素描大样,1973年基本完成油画,历经20个春秋寒暑。在此期间他不断深入农村生活,对中国农民在特殊历史瞬间的巨大情感爆发,有着真切的体悟。最后他自己倒在河南农村给老农民画速写的现场,时间是1973年5月22日,也就是毛泽东《讲话》发表纪念日的前一天,以自己的生命完成了自己对《讲话》的理解。《血衣》成为中国重大历史题材主题性创作的最重要作品之一,虽然是素描稿和未完成的油画,今天读来依然回肠荡气激动人心。厚积薄发,是真正的大,哪怕作品体量小。薄积厚发,是真正的小,哪怕你把画画得高楼大厦一样大,也仍然是空洞无物。
艺术和生活的关系,当下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关注。
首先是中国社会经济最近30年的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的大幅度调整,使大部分早期或近期成名的艺术家物质生活迅速攀升达到了中产化甚至富裕阶层的水平。这种生存状态,使他们形成了固定的生活小圈子,很少感受了解到普通大众日常生活的困苦、压力、追求和向往。艺术的兴趣和目光日益固化、狭隘,对生活挑战的痛苦和时代前进的欢欣,通通不感兴趣,眼睛只盯着终极目标上的市场、票房,金钱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有的忙着利用市场经济不成熟的缝隙,上市、套现,让自己迅速成为亿万高薪;有的大牌演员拍戏带一群跟班,不看剧本,不背台词,导演提醒一句说一句,演个农妇却像二少奶奶。另一方面,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生活本身的快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即使我们很努力,也很难跟上,很难把握和理解。更何况,我们主观上还没意识到,自己有意无意中疏离了生活、疏离了时代。
正因为上述的缺陷和困难,那些生活枯竭、才华也开始萎缩的大名头艺术家,找到了新的艺术创作路数。好在我们有数千年的历史家底,有说不完的“唐三千,宋八百”的艺术家底,于是四个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七八个程婴抢着救一个孤儿,虞姬则在项羽、刘邦、韩信几个男人之间的情感漩涡中挣扎……不一而足。好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于是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从日剧看到韩剧,从韩剧看到美剧,昏天黑地没完没了地“借鉴”、拼凑。
没有扎扎实实的生活基础生活素材,把艺术变成纯粹的技术活儿,作品何大之有呢?艺术的成功,第一推动力来自生活,第二推动力来自艺术家主体,它的想象、他的才华才情、他的创作状态、他对艺术的理解和把握。不仅现实题材如此,如最近上海拍摄出电视连续剧《儿女情更长》,就是历史题材也需要来自现实生活的刺激和灵感。京剧名家尚长荣主演的《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表演的都是业已成为历史的人物和故事,但每一个观众都可以从中听到当代中国在历史中激起的回声。
在毛泽东《讲话》发表70周年之际,重温他关于艺术和生活的论述,深入思考在当前时代条件如何认真解决好艺术和生活的关系,的确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