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古村落的现代文明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18日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罗杨
一种文化形态的消失和灭绝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弥补的损失,中国的古村落正面临着这种危机。古村落积淀了丰厚的中国文化基因和密码,它不仅为农民提供了生活的居所,也是中华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古村落既镌刻着中国人的过去,也孕育着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当代中国的城市化使经济跨越了几十年,同时,也使我们的环境倒退了几十年。我们不应冒着毁掉古老文化的风险而建造沉闷的城市。
城市化浪潮的强大冲击力,使人们产生了一种误解,即城市化就是消灭农村,现代化就是消灭农民,其实这是有违科学的社会发展观的。农业国仍然一样可以成为现代化国家,像丹麦等很多农业现代化的国家都是范例。而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发现,城市越现代化,城市的人越想逃离城市。从文化相对论的视角审视,城市并不比村庄呈现出多少优越性,可是为什么人们涌向城市,追求城市的生活?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之间不同的配置资源有关。相对而言,城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医疗。从本质上讲,城市化的目的不应仅是土地房屋的城市化,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也许,我们不应强迫农民迁入高楼,“推土机推不出和谐社会”。或许,我们应当把好的教育、好的医疗等现代文明送到农村,让农业现代化,让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现代化,让大多数中国人依然生活在祖辈们生活的乡村里,不受堵车、就业、就医、污染的困扰,享受比城市更宜居的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保护好古村落并不会阻碍现代化的发展,反而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所谓中国特色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以农业立国的大国特色,中国文明正是扎根于中国自己的属性而生存延伸至今,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综合发展过程,只能稳步推进,不能跨越历史和现实,不能让过度的城市化刨掉我们文化的根。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只热爱这片美好的家园就够了,至于地下有没有矿产资源,地上有没有高楼大厦,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家园美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