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见妨碍认识真实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9日
吴建民:偏见妨碍认识真实中国
日前,我在回国途中飞机上,遇到一位法国朋友。她对我说:“全世界都在谈论中国,大家有些害怕。”后来,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马凯硕,我问他:大家是有些怕中国吗?他说:是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冷战结束后,一批新兴大国崛起,中国是最突出的例子。历史上大国兴起,总是要侵略扩张,难道中国就是例外?西方对中国的忧虑,还与其处境有关。美国仍是全球唯一超级大国,但金融危机对其打击较大,经济虽在复苏,却步履维艰。在欧洲,金融危机引发主权债务危机。日前去欧洲,当地人的悲观情绪超出了我的想象。形成反差的是,中国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势头。这无疑增加了西方对中国的忧虑、担心乃至恐惧。中国崛起是13亿人在崛起。块头这么大,中国崛起必定会打破现存利益格局,当然会使人产生各种复杂感情。还需指出的是,全球主流媒体仍然掌握在西方手中。它们对中国的社会制度、对共产党的领导存在很深的偏见。这些偏见会影响它们对中国的报道,也会影响到西方对中国的认识。消除外界对中国恐惧、不安的情绪,绝非一日之功,这需要发挥中国社会的聪明才智,付出巨大努力才行。逐渐消除人们对中国的不安和恐惧,我们才能用好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战略机遇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6月26日)
程恩富 侯为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成效巨大,难以抹煞
在“国家资本主义”论者看来,中国市场从属于政府,国有企业离不开国家政权的扶持,即使民营企业也高度依赖政府,因而可以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的标准样式。他们将中国众多的国有全资公司、国有控股或参股公司作为国家资本主义的一部分,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实际上是混淆了社会主义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区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优势是,在市场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的同时,国家在关键的市场领域和市场环节保持足够的控制力和调节能力。这与西方垄断资本控制国民经济和整个国家、国家予以总体协助和支持的经济模式有着实质性的差异。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特点是坚持独立自主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遵循国际经济规则和国际惯例来实行内外开放和国内外市场竞争。这种制度和机制具有世界共性和国别特性,是符合人类社会进步方向的经济模式和发展道路,其历史作用与巨大成效不是西方舆论用“国家资本主义”就可以抹煞的。
(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5月17日)
蔡昉:劳动力供给与中国制造业的新竞争力来源
中国的总和生育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低于2.1的替代水平,目前仅为1.4,甚至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长期处于低生育水平,终究导致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长期以来,中国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保持经济增长速度解决就业问题,而今后的问题无疑将会变成:如何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无限供给特征消失的更根本性影响则在于,以资本和劳动投入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再能够保持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由此可见,单纯依靠物质资本的投资,作为供给方面的经济增长源泉是不可持续的,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是不能保持的。惟有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制造业才可能保持和赢得新的竞争力。我国提高制造业竞争力的途径:首先,通过形成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区域转移,资源重新配置效率仍有巨大的提高潜力。其次,通过人力资本积累,技术效率将日益成为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来源,有助于实现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最后,通过清除新技术使用的制度性障碍,获得全要素生产率中的技术效率源泉。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4期)
曹林:“缺德”源于“失真”
说到当下的道德危机,人们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说的只是善的缺失。其实,善的缺失只是公众的直观感受,“失真”则是比“缺德”更深层次更大的社会危机。这个社会“失真”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很多事件上看不到真相,很多时候听不到真话,真理被似是而非的谬误遮掩着,真实被各种利益绑架着。一些官员的讲话中,充斥着粉饰和扭曲事实的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假话,不知哪一句才是其由衷的且自己也相信的真话;网络传播的信息海洋中,夹杂着各种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各个利益集团涂抹的油彩,不知道信息背后是不是有想操纵网民情绪的炒作者;媒体报道中,得费力才能分辨出哪些信息是记者的主观臆断,哪些是断章取义,哪些是标题渲染,哪些是选择性报道,哪些是为了混淆视听或试探舆情而故意放的烟幕弹。社会“失真”现象的成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真”会受到惩罚,而“假”受到奖赏,于是便有了谎言对真话、真相、真理的驱逐。舆论批判道德危机,说明社会还有着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善恶界限;可舆论对于“失真”却缺乏应有的问题意识。而且,很多时候的“缺德”正是源于“失真”。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年6月21日)
陈力丹 饶沛:媒体诚信至关重要
当前,我国一些媒体有各种缺乏诚信的行为,除了观点方面变化无常失去公众信任外,各种以同情和救助为名义的炒作、以揭露为目的的假新闻、新闻敲诈等,都是需要指出和纠正的。媒体诚信要做到“四心”:一是有良心。马克思曾批评过德国一家著名报纸没有报纸的良心,因为该报此前正面刊登过数篇关于共产主义的文章,随后又不做任何解释地批评共产主义。 马克思所说报纸的“良心”,指的是媒体要有自身的信念,前后信念一致。说到底,就是坚持客观理性地看待和分析新闻事实,不应该受主观愿望支配而漠视、回避甚至扭曲事实。二是有同情心。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媒体要有同情心。尤其应对无辜的弱势人群加以同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同时,自觉维护他们的隐私权。三是有责任心。作为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面对社会上芜杂的信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遵循新闻业务规范采写和编辑新闻,不为有碍社会公德的现象提供平台。四是有敬畏心。就是对职业的敬畏心。媒体人怀着一种对职业的敬畏心,规范新闻业务,遵守职业道德,才可能做好工作。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年第6期)
张音 张新苗:网络时代要破解“塔西佗陷阱”的舆论怪圈
网络、微博的兴起使得各级政府部门必须正视社会舆论的考验和拷问。在网络时代,“塔西佗陷阱”正随着传播方式的变迁成为日常社会管理中需要频繁面对的挑战。“塔西佗陷阱”,是个政治学名词,“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就是指当公权力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网络时代,对公共事件的处理稍有不慎,或者日常工作中出现疏漏,都有可能陷入此种恶性循环。在新媒体领域,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如此庞杂的信息发布主体深刻影响了舆论环境的生成,传统媒体不再拥有绝对发言权。有些事件通过网络放大,会有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塔西佗陷阱”中也蕴含社会管理的创新机遇。化解网上对政府部门和官员的某种不信任情绪,需要民众深入地了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全部复杂性,以更加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转型期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也需要领导干部以更加诚恳的心态和更加透明的方式,回应民众关切,改进工作作风。
(来源:《人民日报》2012年6月26日)
毕研韬:媒体靠造假炒作之风应刹
如今以媒体和网络炒作博出名之风愈演愈烈,已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裸露、绯闻、低俗、找骂,无所不用其极。新闻媒体具有示范教育的强大功能。事实上,现实残酷不是言语刻薄的借口;内心强大的人会永远保持一颗善心,而只有心理失衡的精神失败者,才会借助刻薄的言辞来排解内心的愤懑。新闻媒体本应发挥环境监督的功能,应及时发现社会各系统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发出预警、引发关注。遗憾的是,如今一些新闻媒体正反其道而行之,不仅不承担监督环境的社会责任,反而成为环境的破坏者,为自身利益而不惜挑战公众底线。从本质上看,新闻媒体具有本能的“市场导向”,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机。所以,中国必须在进一步“赋权”于新闻媒体、催生“第四权”功能的同时,建立对新闻媒体的多元监督机制。问题是,目前的中国缺少监督媒体的有效机制和强大力量。人们总是片面强调发挥媒体的监督职能,而忽略了对媒体的监督,及媒体间的互相监督。对此,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
(来源:《环球时报》2012年6月20日)
[英]马丁·沃尔夫:美国影响力衰退成定局
原则上,美国仍可以保持在科学和商业创新上的领先地位。但排外情绪加上对科学的敌视、自我施加的财政约束和古怪的开支重点可能会使美国丧失世界人才,以及它对世界领先研究和创新的承诺。美国的入狱率位居全世界最高,这不仅是个社会统计数字,还是一个经济统计数字。美国医保制度的代价高昂和效率低下也同样如此,而这是长期财政前景暗淡的主要原因。美国经济不再像以往那样带来广泛共享的利益。2002年到2007年之间,1%的人口几乎占收入增长的2/3,而0.1%的人口则占到1/3以上。这种零和经济催生了不满和绝望。危机又让愤怒情绪加剧。所有这些都将影响美国在全世界扮演其历史角色的能力,即将实施的财政紧缩将削减军费开支。更重要的是,金融危机和其他重大错误使美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丧失了以往的威望。
(来源:《参考消息》2012年6月19日)
《红旗文稿》 期号: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