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更名之思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改扩建后的国家博物馆,日前终于掀开面纱,开始对散客开放。在为国博新貌感叹的同时,细心的观众却注意到了另一个细节:镇馆之宝“司母戊鼎”已悄然更名为“后母戊鼎”。
对这件国之重器的传奇历史,许多人耳熟能详——1939年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出土、一经出土便引来不法商贩和日本人的垂涎、几经波折斗智斗勇才留在了河南、在许多国宝迁往台湾时却因为其体态的“巨大”安然无恙地留在了大陆。
“司母戊鼎”的命名,公认是郭沫若先生所为。“司母戊”即为“祭祀母亲戊”。另一著名学者罗振玉也曾认为:“商称年曰祀又曰司也,司即祠字。”这一命名也获得了学者们的普遍认同。但后来也有文字学家提出,“司”字应作“后”字解,因为在古文字中,司、后是同一个字。于是在此后出版的《辞海》对“司母戊鼎”作了这样的描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鼎腹内有铭文“司母戊”三字(或释“后母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作。
理论上,这两种解释都是没有问题的。这次把“司”改为“后”,实际上是否定了从前把“司”理解为“祭祀”的说法。大部分专家认为“后母戊”的命名要优于“司母戊”,其意义相当于“伟大、了不起、受人尊敬”,与“皇天后土”中的“后”同义。改为“后母戊”,意思相当于:将此鼎献给“敬爱的母亲戊”。
不过,部分学者虽然认同新的名称,但觉得改名成本较高,涉及问题多,所以持保留态度。对于大众来说,容易产生疑问的则是:这么一个国宝级文物名字变更,是否需要有一些程序?是否需要经过专家集体论证、权威部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考古界,给文物定名有两种形式:一是文物发现后,召开学术座谈会,二是学者们在学术刊物发表文章公开讨论。在讨论后,达成共识,名称便被广泛采纳。换句话说,在很多时候,文物的命名并非要召开专门发布会。所以,国家博物馆重新开馆,对大鼎更名,也属正常。他们应该已经广泛征求考古学家特别是古文字学家的意见,才做更名决定的。
尽管如此,对一个知名度很高的文物进行更名,还是应适当考虑大众的感受。业内人所共知,外界却未必知晓,有关部门还是应及时做一些解释工作,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普及,避免引起误解、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