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在讨论:劳动人民去哪了
作者:邵岭
一部由全英国人班底创作、以一场女工罢工抗议事件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达格南制造》,自上周五在美国纽约和洛杉矶上映以来,一直是美国媒体和电影人的热门话题并非因为导演尼杰尔·科尔曾经执导过 2003 年的《挂历女郎》,或主演莎莉·霍金斯曾经获得第 66 届金球奖喜剧 / 音乐类最佳女主角奖,而是因为尼杰尔·科尔那句半开玩笑式的宣言:“在英国,我们只拍两种题材的影片:贵族,或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仿佛突然之间,美国人意识到,关于这个人群的挣扎和奋斗已经几乎从他们的主流镜头里消失了。于是,整个周末,好莱坞和学界都在讨论一个问题:劳动人民去哪里了?
《诺玛蕾》过时了?
《达格南制造》的故事取材于 1968 年的真实事件。位于达格南的英国福特汽车公司工厂的 850 名女工走上街头,抗议工作待遇上的性别歧视。这场罢工很快席卷全英,最终帮助实现了英国女性和男性员工的同工同酬。抗议期间,罢工代表曾被当时英国政府就业大臣芭芭拉·卡素尔邀请一同喝茶,正是在这次会面中,罢工工人第一次提出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
如果你熟悉好莱坞的影史,会发现这样的题材其实并不稀奇。去年,一位名叫克里斯特尔·李·萨顿的 68 岁美国女性因为保险公司的拖延而死于脑癌,引起舆论一片哗然。因为,作为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工会组织的创始人,她的故事曾经被改编成电影《诺玛蕾》于 1979 年上映,并获得第 52 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其主演莎莉·菲尔德更是凭该片在 1980 年同时获得奥斯卡、金球奖和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女主角奖。而在《诺玛蕾》之后的第四年,另一部同样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丝克·伍事件》上映。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60 年代末期,一名在核电厂工作的女工因有感于不合理的工作制度和环境而开始参加工会活动,并搜集核电厂危害公众安全的证据。然而,就在决定将资料交给记者时,她却离奇地死亡了。梅丽尔·斯特里普因该片第五次获得奥斯卡影后提名。
时至今日,尽管《诺玛蕾》和《丝克·伍事件》仍然被奉为经典,前面却要加一个定语“上个世纪的”。今天如果有人再想拍这样的题材,估计得不到一分钱投资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人们进电影院是要轻松而不是沉重,要找乐而不是思考,要忘记现实而不是看那些和自己一样的人怎样和现实抗争,“这一点已经在好莱坞成为共识。”《打工女郎》和《艺妓回忆录》的制片人道格拉斯·维克如此评论。
商业压倒一切?
与此同时,银根紧缩也使得电影人的艺术追求无法得到资本的支持。把电影的白日梦功能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地迎合观众,得到市场回报,成为金融危机下投资客的首要需求。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无声电影和美国阶级的形成》一书的作者史蒂文· J ·罗斯说:“越是经济衰退时期,电影公司的逐利特征就越是显著。口碑?声望?社会效益?等有钱了再说吧!”
可以想象,在这种背景下,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矛盾和对抗之类的题材实在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正如曾在 20 世纪福克斯担任高管的乔伊·罗斯所言:“要想把灰心丧气的人们从家拉到电影院,唯一的办法是想尽办法让他们高兴,不管是 3D 、科幻还是恶搞。”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年北美主流电影院线充满了《暮光之城》、《敢死队》、《钢铁侠》、《歌舞青春》、《蠢蛋搞怪秀》这样的影片。如今在美国银幕上混得脸熟的,不是超级英雄、天才少年,就是性感的吸血鬼。曾在迪士尼公司担任制片部门负责人的尼娜·雅各布森总结说:“逃离现实和异想天开,正成为当下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主旋律。”
“从美国主流银幕上消失的不仅仅是普通劳动人民,还包括电影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抵人心的力量。”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杨俊蕾如此说。在她看来,观众的审美趣味不断下降,电影的商业属性压倒艺术属性,或许就是艺术在乱世中无从回避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