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至上 为百姓写戏
作者:高小立
时间:2011年08月29日 来源:文艺报
一部讲述西京城里农民工生存现实、描写农民工大学生心理变化及他们守望心灵的《西京故事》,自今年3月7日在古城西安亮相至今,演出已过百场,网络评论已达数万条,剧组接到的观后感、电子邮件近千封。投资仅150万元的《西京故事》,靠高质量的演出和低至20元的演出票价使票房收入超过200万,目前联系包场的单位依然络绎不绝,该戏7月又被邀进京连演六场。几个月来,该剧在西安的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剧场门口黑压压的人群都是等票的观众, “感动心灵、传递力量”的《西京故事》引起了各界观众“贴近人民,向上向善”的强烈共鸣。
由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编剧的《西京故事》与他1998年创作的咏叹道德颂歌的《迟开的玫瑰》、2003年创作的书写知识分子精神史的《大树西迁》,被称为秦腔现代戏“西京三部曲”,也被誉为“陈彦现象”。
作家陈忠实观看了“三部曲”,他从戏曲中感受到了一种心灵上的强烈撞击。他看完《西京故事》上台向演员祝贺时,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讲话时竟几次语无伦次。他说,一个写当代生活的戏曲,能够对我这个老汉的心灵、心情冲击到这种程度,以前确实不多。我突然意识到,陈彦的戏剧创作已经形成了“陈彦现象”,我很少用时髦语言,但我用“现象”这个词是真诚的。
虽然现在各种现象层出不穷,“现象”一词有些泛滥,但正如陈忠实所言,把陈彦的三部曲称为“陈彦现象”并非赶时髦。在浮躁的当下社会,陈彦一贯秉承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和他尊重艺术创作规律的执著态度已是当今编剧队伍中的稀缺现象,能坚守这种创作精神和创作态度、而且能坚守十余年的编剧越来越少,把这一值得珍视的陈彦创作称为一种“现象”一点都不为过。8月20日,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在西安破天荒地把“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颁给了“西京三部曲”和编剧陈彦。光明日报社、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联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文化厅召开有70余位领导、专家参加的“现代戏关注现实、关注大众——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现代戏发展暨陈彦作品研讨会”。
现在针对某一部作品的研讨会很多,但对一种创作现象展开的研讨还比较少,能抓住《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这三部直面现实社会中普通市民、知识分子、农民工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进行研讨,就是对“关注现实”的关注,是戏剧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倡导和张扬,是对编剧以人民至上、为百姓写戏创作态度的激励。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主办单位抓住典型的剧作家、典型的作品营造了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我们的时代太需要把像陈彦这样的作家、艺术家推到中华民族文化宝塔的塔尖,用他们的辛勤耕耘引领民族的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
作者的情怀决定了作品的情怀
陈彦始终以人民为创作中心,写普通人的大情大爱,写底层人敢于面对生活的勇气和责任。谈到《西京故事》的创作时,陈彦直言写得很累。他说如果泛泛地表现一下农民工艰难的处境和寻找到一次改变生活困境的突围,似乎意思不大,他希望寻找到的是支撑这种困境、并努力改变命运的那股一以贯之的精神气力,以及在这种气力背后深深蕴藏着的生命价值。陈彦认为城市中的这一群体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人格、尊严被歧视,如何改变他们的窘境,赢得做人的尊严,是目前写农民工生活应该关照的问题。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季国平认为这三部作品的宝贵价值在于作者以独立的思考和艺术表达揭示了社会本质的真实,以此引起当代人思想感情的共鸣,陈彦的三部曲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人的心灵,体现了编剧浓浓的文学情怀。陕西省文化厅厅长余华青说,陈彦的“三部曲”一枝玫瑰、一棵大树、一篇故事,有着共同的规律、共同的特点,这就是上通天理、下接地气、中贯人和。通天理,就是通时代精神,通主流意识,通艺术规律。接地气,就是接现代生活的地气,接普通百姓的地气,接三秦大地的地气。中贯人和,就是从老百姓的角度,演老百姓的生活,谈老百姓的感受。
针对当下戏曲现代戏力作不多的创作现状,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说,创作现实题材现代戏难度很大,它需要作家正确把握正在前进的生活,它创作的自由度不像有定评的历史生活——包括革命历史生活的自由度那么大,更不能“戏说”。因而我们不少剧院团,要么把创作的目光投向历史题材,或即便是搞现实题材的现代戏,往往不重视内涵,只图声光电的浮华包装,片面强调娱乐性;而陈彦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不满足于一般地描摩生活的现代戏,更不满足于泛泛赞扬的廉价歌颂。他从普通人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选材,着重对题材及立意的深入发掘,作深层次的理性思考,把主要人物摆在两难和困顿的矛盾纠葛中精心打造,歌颂普通人在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激荡、冲撞的环境中的无私奉献和对民族核心价值的坚守。他的剧作体现着我国当代普通民众身上崇高的人性美和困境中坚忍不拔、昂奋向上的精神。这是他感受现实生活后,情之所至而从自己心灵深处流出来的歌。陈忠实感同身受地说,就我在文学领域里的感受,我们常常有种困惑,就是如何对当代生活开掘得深?如何能找到当代人的精神追求?能抓到在种种矛盾交错、商品经济冲击下当代人的精神形态中最致命的那一点,戏剧比起小说,受的制约性更大,而恰恰在这种情况下,陈彦取得了成功。
陈彦的现实主义创作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紧扣时代脉搏,《西京故事》已超越了地域性和农民工这一群体本身,它揭示的是人们面对抉择、面对梦想时普遍都会面临的在希望与失望中不断挣扎的困惑。文艺评论家傅谨认为,西京梦其实是中国梦的一个缩影,写了当代人的迷失和抉择。剧中不仅有因城市的急剧扩张而率先得益的暴发户的迷失,也有大学生的迷失,有农村青年焦躁地急于改变命运的迷失。迷失逼迫人们选择生活道路,更重要的是逼迫人们在灵魂的升腾与堕落之间抉择。优秀的文艺作品不仅要引导人们选择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道路,更重要的是要让这样的选择令人信服。剧中对人物的挫败感描写、对一个人灵魂迷失后的自我救赎表现的如此真切和震撼,在戏曲作品中是少有的。该作考验了一个艺术家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认识时代本质的能力。
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
“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西京故事》中这句浑厚、苍劲、铿锵的唱词,其实也是陈彦的创作心声。他的创作已达到了一个高度,但作为年仅48岁的编剧,创作的路还很长,要让自己的创作“不塌腔”,还将面临许多挑战,通过数十年的创作实践,陈彦一番掏心窝的创作感悟,既是他未来坚持的创作理念,也是中国戏曲现代戏发展的经验之谈——
一是开掘常态题材,关注平常生活,让现代戏创作真正进入艺术思维和创造。从数量上讲,现实题材戏曲作品并不少,但能够长期坚持演出的并不多。究其原因,就是戏曲现代戏创作功利性太强,目的指向太明确,努力开掘常态题材,关注平常生活,可能是现代戏真正把握生活本质规律,从而与生活自身的恒常性一道进入艺术恒久性的最重要通道。经过艺术家完全粉碎、咀嚼、消化、省察了的生活,再精心转成艺术之器时,艺术家对于生活的历史认知把握和对艺术自身的永恒性追求,便沁人心脾地化合到他的“器物”之中,只有这样的创作,才可能构筑起能够抵抗“短命效应”的强健体魄。二是持守恒常价值,关护真实内心,远离时尚观念,努力让现代戏创作形成文化积累。戏曲创作更应以一种成熟心态,远离时尚,远离猎奇,远离怪叫,持守恒常,真正把心思用到关护人的真实内心上去,把心思用到钻探生活的真实原浆上去,只有这样,才可能切入到生活的本质,“打捞”起有价值的“干货”,从而创作出有价值意义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持守恒常价值、恒常伦理,关护真实内心,远离时尚喧嚣,放弃新旧观念争辩,可能是直接取材于当下生活的现代戏创作能够具备长久生命力的最重要“法宝”。 三是戏曲现代戏更应关注小人物,关注大众精神生态,这是由戏曲这种草根艺术生存本质所决定的。民族戏曲数百年的历史证明,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一定是持守正道,向上向善,并特别照耀弱势生命的。戏曲这种草根艺术,从骨子里就应流淌为弱势生命呐喊的血液,如果戏曲在发展过程中忘记了为弱势群体发言,那就是丢弃了它的创造本质和生命本质。我们应该发出有价值的声音,现代戏也有能力在当下生活中发出有价值的声音。于喧嚣中力戒浮躁肤浅,力戒热粘硬贴,力戒助强凌弱,力戒娱乐至死,深刻探讨社会问题,关注大众精神生态,从而让现代戏在我们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中立足更稳,并真正取得一份有价值的收获。
当人们抱怨观众不愿意走进剧场时,应该反省的是,我们给观众提供了多少既直面现实又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剧作,又有几部像“西京三部曲”这样贴近民众生活、与百姓喜怒哀乐产生共鸣、同时在舞台表现手段上又精雕细刻的作品。这是来自一位评论家的声音,更是代表广大观众发出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