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声声动霄汉
——张善孖及其《虎啸图》 怀菊山民
时间:2012年01月12日 来源:解放日报
虎啸图(国画)张善孖
张大千兄弟12人,其二兄张善孖是一位热血沸腾的富有正义感的大画家。
张善孖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回国后决然投入辛亥革命。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他旅居上海从事艺术活动,先后加入海上书画联合会、上海艺苑研究所、蜜蜂画社。自46岁起,专以虎为画题,曾于苏州网师园豢虎写生,自号“虎痴”。 1938年民族危难日益加剧,张善孖抵重庆举办抗日画展,并携作品远赴缅、越、法、美、香港等地为抗战募集捐款。两年后积劳病逝,年仅59岁。
虎为猛兽、瑞兽,又称“山君”、“兽中之王”,在国人心目中,历来是忠勇、威严、力量的精神象征,贵为帝胄,寻常如百姓,皆对它有崇仰、膜拜之情,张挂、欣赏虎画更是值得寻味的文化现象。张善孖画虎自有寄寓,崇尚“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抗御外侮,振兴华裔。他画虎大致分作三个时期,早期画虎多用花青、赭石、黑墨,有黑油油的感觉;1928年至1937年为成熟期,笔态逼肖而富有寓意,始用董源、石涛画法补景,笔头较大,气局强劲。晚年则趋于简遒、豪迈,毫无甜熟流美之弊。这幅《虎啸图》八尺整纸大件,款具“踞岩下视,乘势待时,谦谦君子,履险如夷。庚午夏虎痴张善子写于大风堂”,是他49岁时的经意力作。作品在显要位置画下山猛虎,以松渴的笔墨丝刷虎的毛皮斑纹,复以赭色多遍擦染,层次丰富,质感极强。细微之处处理尤为精当、经意,如虎目的炯炯有神,瞳孔的光影效果,虎刺的挺拔劲利,虎爪的抓挠力度以及虎尾的挥扫迅疾,等等,无不透露出灼灼逼人、威风凛凛的山君本色。真可谓:虎啸声声动霄汉,摧枯拉朽百兽寒。赖有虎痴生花笔,绘就尊神佑人间。补景不论巨岩高树、危石细泉、浅草流风,尽依大痴、黄鹤画法,披麻披线修长流利,阴背皴擦兼施,水纹柔而不板,赋彩淡雅、浑融,虚实相生。这些都是鉴定张氏画法真伪的重要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