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个人心目中的“创新”
作者:易知
2013年03月20日 来源:科技日报
有一句话说“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人心中有多少个“创新”的含义呢?答案是一千零一个。不信,我们可以看一看科技日报记者在两会期间就代表委员眼中的“创新”进行的访谈。
“创新”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热词,是政策语汇体系中的关键用语。但凡对目标、战略、政策、工作的描述,皆不离“创新”二字,可以说到了无“创新”不成文,无“创新”不成会的地步。再加上以“创新”为核心衍生出的许多词汇,诸如“科技创新”“知识创新”“自主创新”“制度创新”等等,谈“创新”变成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事儿。一个词到了这种地步,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的确重要,另一个可能是含义过于宽泛。
用简洁、铿锵、联想丰富的语词表达政治理念,是政治动员的必要手段,因为政治动员往往需要刺激想象、调动热情、打动人心。但政府政策是理性行为,更需要用严格准确的语汇来表达。如果一本写着“创新”的政策文本,企业家看到的是“商业”、工程师看到的是“技术”、大学教授看到的是“科学”、理论家看到的是“精神”,那么这至少意味着政策沟通还不那么成功。而沟通失灵往往是政策失灵的重要原因。这不只是一个用词的问题。选择一个语词,特别是政策性的强势语词,往往在暗中带进了一套观念,它会像魔法一样捕获住人们的思维。
“创新”作为严格的经济学概念,特指企业以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的管理和商业模式获取利润的行为。在这个意义上,“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句话简直就是同语反复。不可否认,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是技术发明、科学发现,企业的创新能力依赖于大学、科研机构的技术转移。但“创新”这一用语,在许多场合下被暗中泛化转意为“创造性的活动”。这种转意的效果是,既把科学、技术活动纳入进来,同时又保留了原有的经济含义。其结果往往容易掩盖创新、技术发明、科学发现这三类活动性质上的区别,往往容易混淆企业、高校、科研机构这三类机构功能上的差异。这三类活动、三类机构有不同的直接目标、不同的价值规范、不同的动力机制,甚至需要不同类型的参与者。
的确存在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那就是如何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利用新的发明发现促进创新。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加强这三类活动和三类机构在界面上的联系,而不是将三位变为一体。消除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之间的两张皮状况,不是把它们变成一张皮,而是在它们之间植入丰富的毛细血管。
把创新、技术发明、科学发现区分开来,反而容易让我们看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心想睡着的人往往会失眠。把创新作为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的直接目的,以创新来统辖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从长远看,反而求不来创新。这是因为,新知识与新的商业机会之间的关系具有难以预测的不确定性。在许多时候,创新来自于科学研究的附带效应。因而,让科学家按照科学的目标开展研究,让工程师按照技术的标准从事开发,让企业家按照商业的原则进行运营,既让它们各自的内在动力机制发挥作用,又在它们之间建立广泛的、细密的联系,反而能够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来说,这是伟大的标志。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零一个“创新”,对于政策来说,反倒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