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污染有多严重
作者: 肖建华
2014年07月25日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不管你是否乐意,你只要使用网络、电视,或广播,甚至只不过是从商场路过,每天都能看到或听到大量的“科技知识”,多数是关于神奇产品的:神药的、养生的、美食的等等为商业性推销而“创立”的“新科技”。商业资本为追求利润而“创造科技知识”已经是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对多数人,这类科技信息污染还是容易识别的。
这类科技创新行为特别强调“客观性”。早在上世纪80年代,很多大商场就出现了“计算机算命”,它很“客观”,只要把生日、身高等个人信息输入,它就能打印出一条算命结果。商家表示,他们不像算命先生那样一会儿一个说法,算命结果很“客观”。这显然是曲解科学上的客观性。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商家开始印小报,编小文章,以各类头衔的专家口气或笔法写出各类“科技知识”。这类小报夹在正规报刊之中,大量发行。这类科技创新行为特别强调“可靠性”。也就是利用人们当时对报刊的信任而使自身创新的“科技知识”获得“可靠性”。
以上的小儿科手法演化为现在的网络、电视,或广播上的节目或长时间重复的广告专题片。这些科技信息污染是人们熟知的,也是社会所放任的。
到了本世纪,编辑出版的专刊出现了,但是这类刊物太商业化,“权威性”不够。有人就想到了在学术期刊上做文章。这类“玩儿法”就高级多了。
近几年,科技界突然承认:正规学术期刊上有大量的科研论文也成为科技信息污染源。这是社会各界所未能料到的。
我们总不能承认自身发表的研究论文是科技信息污染源吧。过去学界不愿正面承认,就搞了一条“曲线”评价道路。有人设计了一个办法:把期刊分成各类等级,高等级期刊上的是好论文,而低等级期刊上的是不好的论文(视同为科技信息污染源)。
这个办法基本管用,但是不到10年的工夫,高等级期刊上的造假论文事件多次发生,而其影响也的的确确是配得上科技信息污染源的称号。
无论学术界如何辩解,如何作出各类保证,一个客观的事实摆在学界面前:正规学术期刊上有大量的科研论文的确是科技信息污染源。
用形式主义的办法(期刊等级及各类量化指标)识别科技信息污染源的实践没有多大成效。为了减少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出现科技信息污染源类的论文,审稿的论题被提到水面,学界把通过“严苛”的审稿来排除污染源类论文的努力看得很重。但早在30年前,有关研究就表明,“严苛”的审稿既不能把错误(含造假)类论文排除出去,也不能保证值得发表(有重要进展性)的论文得到发表。“严苛”审稿的本质作用纯粹就是中庸之道,以及排版印刷上的质量把关。
科技信息污染有多严重?估计还没有哪个机构能给出答案。到今天再反思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情报学研究,尤其是关于“情报”概念的各家争论和论述,我们是否可以说:把正规学术期刊上的科技信息污染源(充数的科研论文)识别出来是当下的紧迫课题。
(作者系河南理工大学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