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文化与旅游的“耦合效应”
作者:王小润
时间:2012年03月08日 来源:光明日报
日前,《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规划纲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具体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提出了到2015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10项主要目标,明确了九大重点工程,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政策措施,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放眼各地,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三分之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市)”的战略目标,各类文化产业园区遍及全国。这其中,文化作为旅游的动力、作为旅游的灵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个性鲜明的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就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西安市曲江新区建设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紧紧抓住了“中国”、“民俗”和“观光”这三个核心理念,按照“保护优先、突出特色、生态融合、持续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大气魄谋篇,通过区县携手共建,确保实现“两年成景点,三年成气候,四年扬名中国”的建设目标。根据《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整体规划》,展示区将打造成中国一流道文化旅游目的地、国际化观光农业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据悉,陕西相关部门将以每年农历二月十五老子诞辰为时间契机,以老子著书立说之道教胜地古楼观说经台为会址,以老子哲学思想的普世价值为文化内核,以公祭仪式、文化论坛、经贸合作、民俗活动为组织形式,举办集海内外各界名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大型文化活动。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天然的。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是中国第一个道文化主题展示园区。其最鲜明的特色,在于老子的《道德经》。
《道德经》的魅力在于它是一套对生命诠释的哲学隽言,其中所蕴含的哲学视野并不仅限于历史的框架,还具有着时空的超越性。五千字的言语字字珠玑,至今,越来越多的学者来解说这本关于生命智慧的书。在《道德经》中所折射出的老子影像,不仅仅是一位睿智老人、“古今博大真人”,还是华夏子孙生命智慧的导师。几百年来,《道德经》的外文译本涉及了17种语言文字,成为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的世界名著,而楼观台则是当之无愧的《道德经》的朝圣之地。
旅游与文化的融合是必然的。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的筹备和正式建立,意味着“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成为过去式。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做法,一度被奉为一些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的宝典。但这一做法,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没有把文化和经济置于一种双赢的“耦合关系”上,只是过分强调通过历史名人或文化典故拉动地方经济发展。这在短时期确实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该运作模式更多强调经济发展,而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的要义却体现得甚少。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甚至过于急功近利,其借名人之名而行空壳化的所谓文化项目,既背离经济发展的原则,也违背了文化繁荣的初衷。
文化产业不是独享创意财富,而需要聚集相关产业板块,形成上下游联动、左右侧呼应的“产业聚合”效应。一直以来,西安曲江新区始终坚持通过体制改革和资源整合相结合,来发展文化产业,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勾勒出道文化产业集群的雏形。不仅为西安市乃至整个陕西省的文化产业发展开辟了全新区域,也必将为经济的增长注入全新的活力。他们的做法表明,文化产品本身就具有精神传播和商品流通的双重属性,旅游产品同样具有精神塑造、人格培育的功能。文化为旅游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旅游则为文化提供不可稀缺的硬件载体,它们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耦合关系”。
历史上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让文化产业的从业者们在拥有绚烂梦想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了实现这些梦想的可能性。以中华优秀文化为内核和推动力,以经营城市为手段,西安曲江力求实现非物质文化的社会价值最大化的同时,也力争实现商业价值最大化。而今,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在发展“文化旅游+观光旅游”等综合模式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了“综合性旅游+反哺区域经济”的“大旅游”样本。其本质在于整合区域资源、谋求综合性旅游发展的同时,通过旅游产业反哺区域经济建设,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创造了渊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挖、传承与创新,是曲江成功的关键所在,也必然成为做大中国旅游产业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