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27日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公民为主要目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旗帜。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重要历史使命。
我们党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大力倡导和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制定了一系列大力发展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的方针政策,积极倡导和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党之所以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是由党的性质和肩负的使命决定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表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是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的内在要求,是党在思想上文化上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肩负着不同的文化使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不但要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要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在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后,我们党把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作为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科学把握中国国情,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说明,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是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使然。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国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为此,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工作。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呈现新特点,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也非常活跃,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态势。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党的建设、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
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显著增长,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日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期望。面对这一现实,创作生产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时代赋予我们党以及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神圣职责。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应坚持正确的文化立场和创作方向,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自觉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社会主义的立场、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努力创作生产更多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生动实践、展示我国人民奋发有为精神风貌的优秀作品;营造有利于先进文化创造和传播的社会环境,发扬文化民主、艺术民主和文化包容的精神,提倡不同观点、不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的多样化,真正做到兼收并蓄、百花齐放;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管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网民共有精神文化家园。
构建有利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繁荣的机制体制,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机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政策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加快文化立法,制定和完善公共文化保障、文化产业振兴、文化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完善文化建设保障机制,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先进文化传播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水平。
(执笔:吴怀友 杨松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