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动态艺术不能在数字空间中弱化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04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记者 张晶
编者按 从活字印刷到激光照版,从传统技艺革新到网络游戏开发,科技的融入为我国文化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最新审议通过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形成完善的文化科技支撑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高新技术的运用正在成为我国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从本期开始,“软科学”版将通过一些鲜活的案例向读者展现,在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程中,科技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及其发挥的巨大作用。
我们不能用外国的肢体语言来讲中国的故事
“我们面临数字时代,知识的产生,文化的传递都和数字技术有关。各国都推出了文化的数字计划,例如日本的U计划,美国的美国记忆。最新审议通过的《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就是要进一步推动文化科技相融合。”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认为,数字典藏、物质文化的数字化(建筑等)、与人有关的文化活动的数字化(舞台艺术等)这三类当中,最后一种是最重要的,因为舞蹈、戏曲等动态艺术形式特殊,难以保存和传承,它会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迅速流失。“如果不用数字化技术把中国动态艺术中的文化要素整理出来并广泛传播,那么中国动态艺术文化在数字空间中的表达就会越来越弱。”让李松欣慰的是,这项极为迫切的工作已经启动。
今年,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再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动态数字文化多维展示技术研究”,基于运动捕捉技术与多讯道影像记录采集和多维影像还原技术,构建以民间戏曲、民间舞蹈为主体的动态艺术采集、保存、展示系统。
《功夫熊猫》先后两部横扫全球。中国元素越来越多地受到好莱坞的重视。在李松看来,中国元素这样的展示方式却存在一种悖论:好莱坞在《功夫熊猫》中异化了中国国宝“熊猫”的动作,曲解了中国功夫的哲学含义。但长期以来,中国却很少有人解构分析这些。更为深刻的是,中国的现代教育对文化传统不恰当的背离,无疑是文化断裂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科技与文化融合就是技术跟中国的文化内容结合,跟中国的基本文化要素结合,跟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结合。”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我国各地都将其作为战略型新兴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其中,大力引进国外动漫先进技术与人才成为各地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举措。李松认为,在这种“文化大发展”的表象下隐藏着“危机”。他告诉记者,如果把动作当作人类的肢体语言,这种肢体语言不是全世界通用的。中国人手舞足蹈受中国本土的审美、价值体系影响。但是,中国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附带着引进了技术本身的源体性。这就导致“中国人用外国技术做出来的动漫,像日本人、韩国人、美国人,就是不像中国人。”
事实似乎证明了这一点。在《功夫熊猫》上映后,我国也推出了《熊猫总动员》。对这两部电影,有专家这样评论:美国人用他们的语言讲了一个中国化的故事。在此之后,中国人继续“美语”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
“技术是文化的载体。它引领文化的消费模式和传递方式。在技术支撑下,文化产品及其负载的文化信息能够迅速传播,广泛复制。”李松对记者说:“目前,中国技术是被垄断的一方,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生活文化不断流变。如果我国不把本国基础的文化要素整理出来,具有中国地方特色、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就会在数字浪潮中被边缘化和异化。”
我国每个民族肢体语文的艺术表达方式都不尽相同,那么什么样的肢体语言是中国特色的,是能够代表中国的?李松认为,戏曲、舞蹈等动态艺术中沉淀下来的肢体语言是最丰富的,我们要从中归纳出肢体语言的动作标准,并且把动作筛选记录、规范标准体系等技术路径打通。“只有用数字技术才能改变过去动态艺术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才会有复制、传播的可能。”
研发技术,让拉班舞谱能够记录中国的戏曲和舞蹈
在静谧的森林,流水潺潺,两支孔雀临水起舞,交颈双栖。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杨丽萍和王迪演绎的《雀之恋》唯美、缠绵。在观众为此唏嘘不已之时,也许并不知道,傣族“原生态”的孔雀舞是由男性舞者跳的,这些宝贵的舞蹈却濒临失传。
记录、保存动态艺术是提取中国的肢体语言,展示中国特色生活文化的第一步。
“敦煌舞谱是我国宝贵的遗产,它用文字来记录舞蹈的动作、队形及其命名。唐宋元明清以来,大都采用这种方式。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用素描绘图的办法来记录舞蹈或戏曲动作,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记录方式。近二三十年,单机、多机等影像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舞蹈记录当中。这些舞蹈记录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刚长期从事中国戏曲、舞蹈的数字化研究,他对各种舞蹈记录方式的特点逐一进行了分析。
他说,文字记录方式受到很多限制。例如,要选取哪些舞蹈动作来保证整个舞蹈的完整性,如何精确地记录舞蹈动作的方向,角度,力度等。另外,由于文字记录中没有一套规范的记录方法和记录体系,记录方法因人而异。因此,后人通过阅读记录来重现当时的舞蹈就非常困难。
素描绘图方式具有形象化的优点,但它记录的是瞬间的动作。由于图画是平面的,因此很难捕捉到立体的细节。
影像技术是实时记录,舞蹈动作连贯。但是它只是“记录”,无法对重要信息和舞蹈规律进行提取。它同其他记录方法进行配合,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在权衡多种传统记录方式后,动态数字文化多维展示技术研究项目组将视线投向国外。“我们想把动作捕捉和拉班舞谱结合起来。”张刚说。
拉班舞谱是匈牙利人鲁道夫·拉班所创。它运用各种形象的符号,精确分析并记录动作的姿态、空间运行路线、动作节奏和所用的力量。作为一种通用的动态艺术文化的记录格式,拉班舞谱已被世界所公认。它不仅用来记录舞蹈,而且适用于任何连续的人体动作。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舞蹈艺术家戴爱莲将拉班舞谱引入我国,并亲自主持举办拉班舞谱学习班,为中国培养拉班舞谱人才。80年代初,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项目。当时,国内能够运用拉班舞谱记录和能够看懂拉班舞谱并及时转化为心中形象的人都少之又少,受此制约并由于普及的要求,舞蹈记录工作仍采用了“画小人”的方法。张刚告诉记者:“拉班舞谱记录体系非常复杂,并需要记录者手工绘制。目前,国内能够绘制拉班舞谱的人恐怕不到5人。”
张刚说,要把动作捕捉和拉班舞谱结合起来,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需要布多少个点才能合理记录动作,怎样记录舞蹈动作点、面、线的关系,如何把动作捕捉信号转换成舞谱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过程中,科技往往能够起到人力起不到的作用。”
培育中国文化事业繁荣与发展的土壤
“从国际相关研究来看,美国研制了打谱软件,法国开发出了人体驱动程序。如果我们能够研究清楚动作捕捉和舞谱的相关关系,从动作捕捉到打谱再到人体驱动的整个技术环节就打通了。”在张刚心里,他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实现动作捕捉和舞谱、录像的同步展示。“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随机抽取一个点,就能看到捕捉到的动作、舞者的实时影像、它在舞谱的位置。那就意味着,我们可能方便地从舞蹈转为舞谱,也能够用舞谱系统来创作“电子舞蹈”,就像用乐谱系统创作电子音乐一样。”
在技术支撑下,中国的动态艺术文化将焕发新的活力。它能辅助舞蹈教学、舞台创作,能催生出电子舞蹈这一新的品种,还能广泛应用在动漫、游戏等领域。
从文化内容到最终的文化产品,李松认为,整个链条的基础是中国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我们做的就是这个基础工作。”
“中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事实上,在国家提出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理念之前,科技部与文化部早就着手开始这项工作了。”李松带记者参观了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平台音视频数字化试验基地。从2002年开始,科技部支持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开展了“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拯救”“民族文化数字化研究与示范应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重要品种空间信息整编”等多个项目的研究。李松告诉记者,从典籍整理到音频、音像数字化,从文化保存到文化资源的管理和检索,科技在关键节点都给予了重要支撑。初步统计,中国民族民间基础资源数据库——中国记忆软件,截至目前共有条目120万余条,其中,戏曲8万余条,民间舞蹈3000余条,民间音乐5万余条,民间文学100余万条。
“10年间科技部支持的项目都在这里,都在为拯救我国文化资源持续发挥着作用。”李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