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保育院》:历史叙事与当代审美的融合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9日 来源:文艺报 作者:余非
以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延安保育院真实历史为背景,由中国儿艺和北京雷动天下现代舞团联合制作、演出的歌舞剧《延安保育院》日前在京上演。大爱的主题立意,人性化的叙事视角,现代舞、多媒体、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使得该剧情感充沛、气势宏伟,在实现革命历史题材舞台剧创作与当代观众审美融合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
1938 年7 月,进步人士、社会团体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发起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儿童保育院,负责接收培养边区干部、军人的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延安保育院像一位慈母,用博大的胸怀,守护着那些为了民族解放事业而浴血奋战的革命者的后代,为一个个弱小的生命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它的存在和发展,既为我们提供了进入那段历史的崭新视角,也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战争与人性、信仰和理想的新的载体。该剧正是以延安保育院为表现对象,但在叙事方式上,没有采用惯常的宏大叙事的方式,而是从微观切入,以被红军战士营救的孩子“宏远”在延安保育院走出心理创伤的阴影为主线,穿插保育院院长、放羊老人为救孩子英勇牺牲,战士们浴血奋战等辅线,架构起一个充满浓浓大爱与亲情的主题结构。战争是残酷的,环境是艰苦的,但大爱是无私的,信仰是赤诚的,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作品,该剧没有刻板的说教、虚假的情感,而是用人的精神和信仰传达最真诚的价值理念,用孩子的视角传递革命必胜的信念。
如何让革命历史题材舞台作品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和内心世界,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始终是戏剧创作者不断思考、探索的艺术课题。《延安保育院》虽以革命历史叙事为主调,但在内容表现、舞台呈现上不落窠臼,追求民族元素与现代科技、革命历史叙事与当代审美的融合,既为革命历史题材资源的当代表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阐释者留下了品味、解读的空间。
展现人在战争年代的命运和抉择成为该剧的创作特色之一。一场战斗让宏远永远失去了亲生父母,孩子的命运一下子成为观众关心的焦点。直到来到保育院,观众才发现,像宏远这样失去父母、不能与父母团聚的孩子还有许多许多。保育院孩子们的命运贯穿全剧。他们虽是弱小的生命,但面对残酷的战争、艰苦的环境,他们并没有撒娇、哭泣,而是在一次次随大部队转移、战斗、牺牲中逐渐成长,感受到人间的大爱和真情。而在孩子们周围默默奉献一切的人,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快乐、温暖的成长环境,为了不让孩子们再次遭到战火的伤害,他们默默承担起重任。这是一群在特殊年代守护希望和心灵的人,他们的抉择无怨无悔,他们的奉献至真至情。
用现代多媒体拓展舞台空间,实现传统与现代、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成为该剧的特色之二。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再现历史,创作者借助多媒体手段,运用三维成像技术成功解决了表现多时空跨度和残酷战争场面的难题。同时,配合舞台中央巨大的倾斜平面,利用其不断的升降、开合,展示出宝塔山、保育院窑洞、南泥湾、黄河岸边等不同的场景,拓展了舞台的空间视域。值得关注的是,该剧并没有一味地炫耀舞美特效,而是将其与剧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传统的故事叙事与现代舞台技术、抒情性的场景进行了巧妙地对接。如第三幕表现保育院转移时,舞台深处之字形的倾斜平面上,保育员带着孩子们同部队一起跋山涉水,而舞台后方出现的背投则将队伍和环境进行了延伸和烘托,在现实时空与画面时空的对接中,剧作不仅展示了行军环境的艰难、恶劣,道路的曲折,而且形象地突出了党领导的革命队伍迎难而上、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又如,第一幕表现孩子们的梦境时,舞台上出现了浪漫的星空效果,由演员扮演的星星纷纷闯进孩子们的睡梦中,此时,随着歌者唱起优美、动听的《星光夜》,整个舞台浪漫、温馨,充满童话色彩和爱的情愫。
现代舞以及地域特色艺术形式的加入也为该剧的舞台呈现增色不少。现代舞极富节奏感、冲击力的肢体表现所带来的对抗与力量,把战争的激烈、残酷,战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无畏的气概艺术化地加以呈现,极富震撼效果。尤其是其中东渡黄河一场,整个舞台变成汹涌翻滚的黄河,演员们依靠身体的跳跃、翻滚、挣扎烘托出人与河水搏斗、战士舍命护送孩子的情节,在生死攸关的紧要关头演绎了感人肺腑的大爱壮举。此外,全剧还适当融入了秧歌、民歌、祈雨仪式等多种具有陕北地域文化特色的表现形式,再现了丢手绢、滚铁环、纺线、跳圈舞等多个充满怀旧意味的生活场景,仿佛又将观众带回那火热的战争年代,在岁月的感动中有所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