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不能没有科学精神
——从钱学森的“把科学‘注入’到文化中去”谈起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6日 北京日报 作者:钱学敏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科学的“注入”
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各有其特点。似乎是一微观一宏观,一侧重理性,一侧重感性,一侧重用左脑,一侧重用右脑,一个追求真,一个追求善和美,它们之间似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依照钱学森的大科学观,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认识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它们都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学问,只是认识的角度不同,或立足点、着重点不一样。
1995年秋钱学森强调:我们要把文艺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放到与科学技术同等的高度来认识。他提议:“我们国家不但要建立并发展科学技术业,即第四产业,还要建立并发展经营文化艺术活动的第五产业。” 后来他又兴奋地预言:经营文化艺术活动的第五产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有些国家和地区,第五产业可能占其国民经济收入的50%~70%。
因此他预见,随着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必然带动文化的大发展。他曾非常关心《中国科学技术报》办的《文化副刊》,并赞赏其提出的“用科学来审视过去的文化,用科学来武装现代的文化,用科学来探索未来的文化”这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他还建议:“要把科学‘注入’到我们的文化中”。看来,“把科学‘注入’到我们的文化中”的建议,在当前大力开展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仍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如何才算“把科学‘注入’到我们的文化中”了呢?我认为有三方面。
“注入”科学的求实精神
科学的求实精神是说,要注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诚实守信,反对空谈和弄虚作假、反对封建迷信。这也是文化建设的道德底线,否则一切都是“假、大、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目前有些社会现象值得深思:例如,当前在大学和科研机构这个科学领域里,学术著作和论文内容剽窃、抄袭,以及导师代自己的博士生写毕业论文,研究生代导师写学术著作的事,时常耳闻目睹,几乎成了“潜规则”。又如,封建迷信日渐盛行,一些人遇灾难、有病痛就去烧香拜佛,求菩萨、甚至请巫婆。此外,一些人士抱守个人利益第一,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比如在食品制作过程中为图个人暴利,以假乱真,添加有害成分,而且屡禁不止。这急切呼唤科学的求实精神的注入,呼唤法律的规范。
“注入”科学的民主精神
科学的民主精神意味着要允许自由探索,各个学派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对不同意见要采取包容的态度,不迷信学术权威,但也要有虚心学习、知错就改的胸怀和诚意。文化艺术作品的好坏评论,要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兴趣爱好和诉求。要发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注意发挥并汲取集体的、民主讨论的智慧成果。呼唤科学的民主空气,还要防止偏见。钱学森在提到有些人对祖国传统医学的偏见时曾说:“为什么在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实践中的气功、中医,却断断续续,得而复失,道路那样曲折?是什么缘故?是人们的偏见吗?是的,偏见令我们失去真理。”
“注入”科学的创新精神
科学的创新精神,可从三个层面来说。一个层面是,文学艺术创新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即要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为指导,才能创造出优秀的文化艺术精品。文艺创作者要以积极向上的思想和理性健康的旨趣为基础。一个层面是,文化艺术的创新需要高新科学技术的“注入”与支持。因为往往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文艺的表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今天,激光、电脑、多媒体、信息网络、数字摄像、数字光盘、远程控制、移动通讯等信息技术发展很快,而且已相当普及,我看数字版的《清明上河图》和《老北京风俗图》就是把科学精神和科学技术“注入”文学艺术的创新之作。一个层面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综合创新。1995年11月5日钱学森在给一位文艺人的信中,有如下精辟分析:“从思维科学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是先艺术,后才是科学。相反,艺术工作必须对事物有个科学的认识,然后才是艺术创作。在过去,人们总是只看到后一半,所以把艺术和科学分了家,而其实是分不了家的;科学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科学”。钱学森和蒋英教授的结合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1991年10月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授奖仪式上说:“40多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正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这或许也说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紧密结合,交相辉映,才能有所创新,光照后人。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