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时代的语言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02日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李洁非
有识之士担心,读图时代的统治或读书时代的远去,将对文化构成致命伤害。我同意这种担心,但觉得对读图时代真正伤害的东西,应讲得更明确更具体——我认为,那就是语言。
语言能力下降,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绝对是严重的文化危机。
习惯于接受图形,习惯用直观的方式而不是语言的方式认识事物,从人类文明进化角度来看,是一种倒退。我们知道,人类思维进化的顺序,是从具象到抽象,从图形到语言。粗粗了解一点文物史的人都知道,早期文明及其器物上只有图形,如世界各早期文明的史前壁画,如半坡陶器上的鱼纹、人脸等。没有文字,因为语言能力不发达。语言能力发达以后,才有文字,人类文明才真正脱离原始阶段。而文字的进化本身,也循同样过程;最初是图形,不脱具象,涵盖力很有限,慢慢离开图形阶段,真正成为文字,表示人的语言能力愈来愈深刻,思维愈来愈独立。
因而一望可知,语言是高级的文明形式,图形是初级的文明形式。对此,即不借助历史知识,仅从日常生活中个体智力发育,也看得很明显——幼儿思维简单,必须看图识字、看图说话。可见看图这方式,满足了幼儿思维简单的特性。假如一个人无法跃过看图识字阶段,获得独立的文字能力,他的智力一定是存在障碍的。而今一代又一代人,十几岁,20岁,甚至30岁,仍热爱看图胜于读书,这种兴趣与表现,不能不说是智力的明显倒退。
图形世界,有形象,有色彩,给人美的愉悦。所以,美术作品如油画、中国水墨等,是一种单独的美,为文字所不可替代。对这一层面的图形事物的欣赏,或从中接受陶冶,是有益而且必须的。但我们身边的读图时尚,范围和意义都完全超出了美的需求,而成为对一切非图形思维方式的排斥。比如,同一个故事,纵使是《红楼梦》、《西游记》那样的文学名著,很多年轻人宁愿通过改编后的漫画、动画和电视剧的方式接触和了解,而懒于阅读文字形式的原著本身。人们在逃避语言,觉得语言形式不够直观、更费心力、需要调动读者自身更多的想象。一言以蔽之,读图时代的真正隐秘,并非关乎审美,只关乎智力方面的节省和简便,是对更原始、更初浅、更简陋的精神活动的喜好。
这种喜好或风尚本身,还将培养错误的文化价值观。成年人仍然习惯看图、不习惯读书,极大削弱了语言的文化地位;而语言的文化地位的削弱,反过来会带动社会以更轻率、简慢的态度对待语言,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不要说跟古人的僧“推”月下门、僧“敲”月下门的讲究比,即便跟鲁迅所谈写作态度“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删掉,毫不可惜”相比,当下对语言的轻慢,都是自古所无的。
很多人怪罪网络,说网络制造了太多的语言垃圾、文字垃圾,或网络为这些垃圾的堆积提供了巨大空间。诚然,读网上留言,破坏字义、词性、句法的情形俯拾皆是,对语言失去禁忌,随心所欲,很多人似乎都处在践踏语言的集体狂欢中。
但这是结果,不是起因。起因是整个社会对语言不存敬畏,由来已久。
语言是民族文化、历史、思维的容器。单单一个词,就可以构成一部民族思想史和情感史。在漫长的积淀中,语言是民族的巨大隐喻系统。翻翻字典,翻翻辞源,会深切感受到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词而延续,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构成精神文化的连贯的历史。
现在,很少这样认识语言的意义。语言只是实用工具。这一点,突出体现在国人对母语、外语完全不同的态度上:对外语的重视明显大过对母语。根因就在于语言态度的完全实用化。学好外语,可利求职、加薪、升迁等等,何尝听说汉语出众可获如此回报的?
对此,单有“有识之士”的呼吁,是难以奏效的。也许有一天,当我们民族终于面对自身历史、文化的式微,而开始自我拯救时,才会在切肤之痛中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重新思考对语言、文字的态度和立场。我称之为“语言光荣的恢复”。那时,读图才会被读书所击败,对经典的文字作品的熟知将重新赢得尊敬,而不读书或读书能力低下则会遭到鄙夷。
从文化理性出发,我从不怀疑情势还会翻转,人们将重新对语言报以敬畏,并像过去几千年那样,“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重新以语言能力作为文化身份、社会地位的重要区分。目前对语言的一些轻慢,只是网络时代对文化误解的一种风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