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经典与品牌的力量
作者:奚美娟(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0日 文汇报
经典是要由时间和实践来考验的,坚持经典就是保持了艺术的传承,才能形成有社会公信力的品牌。一个艺术院团,在发展历程中保留下来的经典剧目越多,必定越能促成演员队伍的素质齐整,我们常说“出戏才能出人”,就是这个道理
坚持经典就是保持了艺术的传承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60年庆,携五台大戏南下上海,轰轰烈烈,大张旗鼓,在这个炎热的夏天给上海观众带来一阵旋风,冲击力不可谓不大。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文化界的一个标志性艺术高地,首任院长曹禺、二任院长刘锦云、现任院长张和平,艺术的接力棒传递了整整一甲子。60年来,中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北京人艺始终与时俱进、艺术至上,与时代一步也没脱节,对艺术境界的追求则越来越高。从这次在沪展演的五台大戏看,既有脍炙人口的保留剧目,又有近年来众口交誉的佳作,也有新创作的反映当下生活的作品,可谓精品迭出、人才济济。
身为话剧界同仁,我本能地关注北京人艺的艺术活动,多年来已经养成习惯,只要是他们排演的戏,几乎每剧必看。我亲眼看到,北京人艺的许多传统剧目如《茶馆》、《雷雨》、《原野》、《北京人》等都有计划地演出,稳稳传给了中年一代、甚至青年一代的导演和演员。这几年由中青年主创的《窝头会馆》、《知己》等在业内引起良好反应,老一辈艺术家们手中的接力棒,被中青年一代漂亮地接住了,可见他们真正在内质上下了功夫。经典是要由时间和实践来考验的,坚持经典就是保持了艺术的传承,才能形成有社会公信力的品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是一个响当当的文化品牌,是北京这个现代大都市文化艺术的重镇,是北京文化人的骄傲。
影视演员应该有机会常回舞台
在北京人艺,有我的一些志趣相投、把戏剧艺术视为第二生命的良师益友。那天我去驻地看望吕中老师,我们(还有丹妮)一起畅快地神聊话剧经典剧目给予表演艺术的深刻内涵和广阔前景。我们都觉得,平庸的电视剧拍多了,会让演员在精神上懒散起来,尤其一些浅薄的剧本,在戏剧冲突和人性挖掘方面简单幼稚并无深度,演起来不费力,时间一长,演员就会慢慢地不习惯往深里去思考了。那种浅薄的工作,最毒害艺术创作者的神经。资深演员还不要紧,因为一旦遇到好剧本,自有丰富的调节能力游刃有余。但刚出校门的年轻演员若远离经典剧目,对于自身演技的锤炼就缺乏基础,容易误以为塑造艺术形象很简单,只要不说错台词就行,况且那些平庸剧本的台词直白粗俗,无法深刻展示人物性格,这样,精神上的懒散就开始了,由此产生的对艺术工作的常态认识和工作态度,对于表演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是无益的。因此我们有一个共识,影视演员应该有机会常回舞台,演出经典剧目,以此来集聚内力、自我提升。话剧舞台是影视演员的一个强力的充电器。
经典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
这里又引出一个话题,话剧舞台上演出的剧目都是精品吗?当然不是的。话剧艺术史上的经典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的,经典剧目一定是在不断的磨炼锤打中,经过几代艺术家呕心沥血的实践,融入各个时代的精神,认真阐释、加工、完善,才逐步形成——好的剧目逐渐成为精品,进而成为经典。
另一方面,有长远眼光的艺术单位及文化管理者,又善于把那些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好戏作为剧院的保留剧目,作为缺少舞台经验的年轻演员锻炼演技、提高鉴赏能力的练兵场。经典剧目中深邃的人性挖掘、丰富的人物塑造,以及演绎的难度,都可以提高年轻演员对于复杂情感描述的理解能力,学会从更高层面去解读剧本内在涵义。演员在创作过程中的点滴积累,会转化为可贵的表演经验;而自身理解力、经验、技能与经典剧目之间的距离,能激励有艺术理想的年轻演员提升精神品质,使他们在学习和实践中,自然而然地对文化瑰宝产生敬畏,自然而然地对重视文化修养、演剧经验丰富的前辈艺术家产生敬重。一代代演员由此追随前行,队伍就培养起来了,情操就修炼出来了。
出戏才能出人,品牌也随之逐步形成
一个艺术院团,在发展历程中保留下来的经典剧目越多,必定越能促成演员队伍的素质齐整,我们常说“出戏才能出人”,就是这个道理。做到了这一点,院团的艺术传统才会发扬光大,品牌也随之逐步形成。在这方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历经几代艺术家的努力,做到了!北京人艺此次上海之行,让我们看到了经典与品牌的力量,看到了他们在广大观众心目中树立起来的信任。反之,如果一个艺术单位在剧目创作上随波逐流、追求时尚,似黑熊掰棒子那样,掰一个扔一个,那么,即使它曾经有过很好的戏,也无法拥有系列的保留剧目,更谈不上珍藏经典、保持独特艺术风格,此等文化上的损失真是令人惋惜。
写到这里,我不由想到上海人艺与北京人艺这两个中国著名话剧院团的渊源。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1年,比北京人艺还早一年,由黄佐临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艺术前辈精心领导了几十年,也曾经拥有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和代表性剧目,形成了丰富的历史传统。1995年实行院团合并,上海人艺改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开始摸索着走市场化的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挂牌十几年来,顺应潮流,整合资源,鼓励年轻人参与原创,市场反响相当热烈,正如媒体所说,“到上海安福路看话剧”成了许多年轻人生活中的一个念想。可是,经典和品牌毕竟需要时间和积累才能形成,我们毕竟还是付出了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代价。至少,我们遗憾地放走了一个甲子年庆。试想,如果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先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一年,整整齐齐地带着自己60年来的戏剧成果北上南下;后一年(也就是今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又声势浩大地带着五台大戏来上海做60年庆——两个剧院的甲子年庆南北呼应,那将是怎样的一道壮丽风景啊!
当我坐在大剧院富丽堂皇的剧场观剧的时候,复杂的感情无以言表,内心深处无限怀念上海人艺曾经的辉煌。
(作者: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