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与文化是什么
——文化随想之一
作者:张凭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5日 经济日报
1 人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文化的空气中,然而,人们也可能随时随地迷失在文化的丛林里。
语言、思维、逻辑的极大包容性及一定程度的不可通约性,构成了文化迷宫的基本路径,使什么是文化与文化是什么这看似简单的问题,变得远没有看似的那么简单。
我曾在不同场合问——什么是文化与文化是什么是一回事吗?回答几乎异口同声的肯定——是一回事。
其实,二者绝对不是一回事。
这情形恰如杨万里诗云:“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2 我想,问题可能首先出在概念上。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单位,是人类认识事物、区别事物最一般的手段。人类正是通过概念,才将不同的事物区别开来。因此,人类只要思维,便一刻也离不开概念。
概念不是事实,而是思维对事实的一种抽象。世界上本没有狗,作为概念的狗只是对黑狗、黄狗、哈巴狗的抽象或曰概括。人类语言无非是一个庞大的抽象概念的表达系统。
正是人类思维、语言的这种抽象功能,将人的感官与思维疏离开来。一个概念概括的东西越多便越抽象,而越抽象的概念普遍性则越大,因而也就越增加了通过人的感觉去把握的难度。逻辑学有个发现,一些抽象度极高的概念,对它们严格定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换言之,对它们只能描述而极难定义。比如东西、事物、对象、客体、科学、知识、体面、愚昧、美、丑等等。
文化也当属这类概念。这些概念的一个基本特征,即它们都是所谓最大类概念。因为缺少上位概念,定义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语义循环,也就是用概念去定义概念。结果越想说清楚越说不清楚,越想弄明白越弄不明白,越深究人们越糊涂,内心越纠结。
所以,维特根斯坦认为,人类思想上的麻烦皆来自于概念的表达及概念无法准确地表达。
文化概念即是如此。
关于文化,《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定义的:“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那么,什么是财富呢?《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具有价值的东西。”价值又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积极的作用”。经过几轮概念转换,文化成了物质和精神积极作用的总和。
不是剪不断,而是理还乱。
对概念进行考察和在概念层面上考察是不一样的。对概念层面的考察与人的理解紧密相关,而对概念的考察,则只与概念所确定的质的规定性有关。也就是说,准确性、同一性,是对概念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文化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大米、苹果、高压锅算不算物质财富。然而,你能说大米、苹果、高压锅是文化吗?
显然不能。因为这违背了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也违背了人们起码的经验常识。
概念应该是清晰准确的,尤其是定义性的概念。但情况并非如此,正是文化概念这种貌似清晰,实则模糊,造成了人们对文化概念实际把握上的极大困难。
这恐怕也正是今天文化概念歧义丛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3 正是概念的这种复杂特性,使文化像雨像雾又像风。
文化,用老子的话说,可道可名,但又非常道非常名。
名者,因为它存在,所以名之。然而,真正把它说清楚,又是一件非常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一谈到文化,便人言人殊;便大言炎炎,不知所云;便有一种狗咬刺猬不知从哪下口的尴尬。
所以,分不清什么是文化与文化是什么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我们又不能到此打住。因为什么是文化与文化是什么毕竟不是一回事。
4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举一个比文化抽象度小得多的粮食概念为例。
任何概念,不外乎两重特性,一曰意指,一曰意谓。
世界上本没有粮食,有的只是玉米、水稻、高粱。而玉米、水稻、高粱便是粮食概念的意指。即粮食具体指的是什么。
玉米、水稻、高粱又有哪些功能呢?换言之,它们能干些啥呢?答曰,可以作为商品买卖,可以作为种子培育,可以作为食品果腹。这种粮食的作用就是意谓。也即粮食对人意味着什么。
我们做了以上铺垫后,再来看文化。
文化的意指,即文化是由什么构成的,或曰构成文化的要素都有哪些。用外国第一个给文化下定义的泰勒的话说,构成文化的要素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习惯。后来人们又不断添加进了一些新的要素,如宗教、技术、伦理、价值观、生活方式等。
文化作为抽象度极大的集合概念,它的每一项大的意指,又都同时包含着许多项小的意指,从而形成一个很长的意指链条。比如艺术,它就包括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舞蹈等等,而文学又可分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古典文学、现代文学、通俗文学等等。正是文化的这些意指,构成了文化的具体内容,如果抽去了这些具体内容,文化也就不存在了。
文化的意谓,实质上说的是文化之于人有什么作用,或曰它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写了一篇文章《文化是什么》,就是
从意谓的角度来谈的。在她看来,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形成的风俗和习惯,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做人做事的态度。同时,文化还是联结人们感情的纽带,是人类的心灵契约,是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和集体经验。因此,它便构成了人类全部价值观的基础。
文化的意谓是通过文化对人及社会的满足程度来实现的。它是人的主观感受,是主体的态度,昭示的是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5 什么是文化与文化是什么含义之所以不同,还因为二者主词与宾词发生了“位移”,因而意思也就发生了变化。
在“什么是文化”中,文化是宾词,任何主词都仅仅是宾词的一部分,都无法满足宾词的全部外延。另外,作为构成文化的对象,所有的主词都是实然的。它通过系词,表达的是名词与名词之间的联系。因此,它的发生只能是单向度的。比如,我们说艺术是文化是可以的,因为艺术就寓于文化之中,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我们如果说文化是艺术就不行了,因为文化不仅仅是艺术。还比如,世界上本没有人,有的只是张三、李四,人只是抽象出来的概念。我们说张三、李四是人,这肯定没有错,但要反过来说,人就是张三、李四,那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因为人还可以是刘一、王五以至于很多。
在“文化是什么”中,文化是主词,任何与之相关的宾词都已被囊括在主词中,成了主词的一部分,是主词陈述的对象。这里,主词与宾词间,就形成了一种双向度的互动关系。文化在这里,主要做动词使用,有转化、变化、化育之意。比如,我们说文化是人类的心灵契约,是人类的集体意识和集体经验。同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人类的心灵契约和集体意识,就是文化。
6 鲁迅曾慨叹,“人生识字糊涂始”。
质而言之,这既是文化对人的遮蔽,亦是文化对人类充满魅力的永恒挑战。
文化之网铺天盖地,因其大,所以人们往往像盲人摸象;文化又像空气,将人紧紧地包裹其中,虽让人触手可及,但又抓不住它。
作为一枚硬币的两面,什么是文化和文化是什么,在形成命题的过程中,将概念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区分开来。特殊性是文化的构成要素,即所谓意指,普遍性是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即所谓意谓。特殊性构成人们对于文化的知识,普遍性构成人们对于文化的认识。知识,让人们通过语词来描述对象;认识,则让人们通过抽象来把握对象。
正是这种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才构成了完整的文化概念。
今天,世界上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定义。除泰勒外,与泰勒持大致相同观点的还有马林诺夫斯基等许多人,他们认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法律、器物、商品、技术、思想、习惯等等。不难看出,他们是从特殊性的角度定义文化的。而丹贝尔则认为:“文化不是一个实体,它只是为人类提供了一套解释系统,是帮助人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辜鸿铭认为:“文化就是人格。”法国政治家赫利奥特写到:“文化就是当我们把一切都忘记后最后剩下的那个东西。”他们摆脱了具体的文化构成要素,即文化的特殊性,完全是站在普遍性的角度来定义文化。
正是这种对文化特殊性和普遍性的拆分、疏离和对立,使文化不断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知识论的方向,叩问什么是文化,一个是功能论的方向,回答文化是什么。因其方向不同,因而其说不一殊途两分;因其视角不同,因而倚轻倚重各有斩获。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坚持线性决定论立场,认为文化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解释,这种思维方式会使文化的丰富性大打折扣。同时,我们又必须非常严谨地对待文化,防止把文化当做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最后误入文化决定论歧途,导致文化被泛化、被矮化、被歧解。
7 后一种情况在今天其实已经出现了,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将文化划分为所谓的物质形态、精神形态、制度形态、行为形态。
如果将这几种形态都视为文化,世界上还有什么不是文化吗?享廷顿说,文化如果无所不包,就什么都说明不了。作为概念,外延越大内涵越小,当外延无限大的时候,内涵就会趋近于零,实质上也就等于消解了这一概念。文化概念之所以今天被弄得莫衷一是,和这种不分青红皂的外延无限扩张有着直接关系。大米苹果不是文化,高楼大厦不是文化,服装鞋帽也不是文化,它们都有自己概念质的规定性。把这些都当做什么物质文化,实际上是混淆了人的理念、创意、设计乃至审美意趣与外在的物化形态的区别。它们中间有一个过渡地带,或曰达到彼岸的桥梁,这就是人的劳动。高楼大厦、服装鞋帽不过是人的物化劳动的结果,而不是文化本身。如果说文化,人的精神性的概念、创意、设计、审美意趣等等才是文化,也就是说,凝聚在高楼大厦、服装鞋帽中的设计理念、创意、风格、审美意趣,甚至技术操作手段等,都可被视之为文化,但高楼大厦和服装鞋帽本身并不是文化。那它们是什么?它们就是高楼大厦、服装鞋帽。非如此,概念将失去质的规定性,而所有的概念都将被同化。如果真到了这一步,那将是一幅够可怕的景象,我们岂不又将回到天地初开混沌未蒙的时代去了吗,人类用了数千年才创建起来的概念系统,岂不要被这所谓“形态”撕裂成无数个碎片吗?
今天,文化概念给人们造成的理解困境,实与这种罔顾逻辑规律的随心所欲的“创造”有关。
还是让我们老老实实地回到常识中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