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州:延边州民族文化之花竞相绽放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17日 中国文化报 作者:记者 常雅维 李鸿劼
60年为一个甲子,9月3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将迎来建州60周年大庆。素以“歌舞之乡”“文化之乡”享誉全国的延边州,正在让“文化强州”成为全州各族群众共同的理念。经过多年的努力,延边州的文化建设结出累累硕果,先后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模范自治州”“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同时涌现出“象帽舞之乡”“洞箫之乡”“剪纸之乡”“农民画之乡”等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之乡。土生土长的特色文化,哺育了这里的一方百姓。
“炕头文化”让农民过足瘾
在延边朝鲜族农家的热炕头上,时常可以看到朝鲜族农民自创的“泥土演出”和送文化下乡的“炕头文化”。
记者近日走进有着“洞箫之乡”美誉的延边州珲春市密江乡密江村,看到村里洞箫队的30多名朝鲜族演员正盘腿坐在炕头上演出。这些演员都是当地的村民。洞箫是这里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一种乐器。上世纪90年代初,在珲春市政府的扶持下,密江村成立了洞箫表演队。如今,仅300多户人家的密江村就拥有一支80多人的洞箫队。每逢夜晚和农闲,演员们便聚在一起演奏。艺术团里的每个演员都是“三栖明星”:拿起麦克风能唱歌,挎起腰鼓能跳舞,换身衣服能演小品。2008年,密江乡先后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朝鲜族洞箫艺术之乡”两项国家级荣誉。
在延边州安图县石门镇榆树川茶条村的林京淑老人的带领下,村民们自掏腰包,购买演出服装和乐器,搞起了“炕头文化”,不仅自娱自乐,还到村民家中演出。2009年,茶条村文化大院成为省级农村文化大院示范点。
如今,“炕头文化”在延边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延边州和龙市艺术团建团52年来,带着“炕头文化”,行程16万公里,演出8100多场,平均每年演出154场,80%面向边疆农村,观众达310万人次。
从城市到乡村,像这样以地域为特色的文化现象在延边州四处开花,朝鲜族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成为城乡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舞台艺术作品屡屡获奖
上世纪60年代,由延边艺术家创作的《红太阳照边疆》、《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等歌曲红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2006年以来,延边州争取艺术生产资金近千万元,在参加全国性的比赛中,摘取了一个又一个艺术桂冠:2006年,在文华奖子项奖之一的第二届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中,延边州选送的3名参赛选手分别获得金、银、铜奖,由延边歌舞团编排的大型歌舞剧《千年阿里郎》荣获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多项大奖;2007年,由延边州群众艺术馆编排的朝鲜族舞蹈《长白神韵》荣获全国亿万妇女健身大赛金奖一等奖,独舞《长鼓舞》荣获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金奖;2008年,舞蹈《延边的春天》代表吉林省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演出;200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歌舞《长白山阿里郎》进京演出并在全国巡演……
据延边歌舞团团长孟哲学介绍,2010年,《长白山阿里郎》通过竞标,成为国庆60周年献礼剧目,在3年的全国巡演中,创造了18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延边歌舞团建团60多年来,始终扎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30多次代表吉林省进京参加全国性文艺会演,100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奖项。前不久,大型原创歌舞《放歌长白山》获得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金奖。
此外,延吉市朝鲜族艺术团的民族歌舞《四季如歌》,已经成为延边州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每年演出180多场次,旅游高峰期更是一票难求。
群文活动不忘非遗传承
据介绍,中国朝鲜族农乐舞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朝鲜族洞箫音乐、朝鲜族服饰等16个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2011年非遗保护活动期间,延边州命名了14个朝鲜族特色文化传承基地。
由于朝鲜族文化的特殊性和特色性,延边州的群众文化活动往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连。汪清县文化馆是朝鲜族农乐舞的传承基地,在汪清县百草沟地区,从四五岁的孩子到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能跳象帽舞。图们市向上街是出了名的“长鼓舞之乡”,每逢节日、婚礼等重大活动,只要鼓声一响,男女老少就会聚在一起翩翩起舞,其乐融融。安图县长兴乡作为“朝鲜族民俗活动之乡”,这里的朝鲜族群众经常举办各种游艺活动,包括荡秋千、跳板、摔跤等,活动项目达300余种。
2011年,“文化遗产日”期间,吉林省暨延边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在图们市图们江广场露天大舞台举行,现场表演的部分朝鲜族代表性歌舞、曲艺节目,吸引观众上万人。在延边州各级图书馆、文化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演和传承也都占据了主要位置。
此外,延边州通过开展“送文化下乡”等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据统计,在“送书下基层”活动中,每年流通图书达到3.4万册;各类艺术团体、文化馆为基层演出700多场,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400余场,参与群众达20多万人次,观众达130多万人次,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