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圈地:莫要只鼓了口袋
作者:弘 毅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20日 中国文化报
日前,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连发两条微博,称“8月6日,长影集团在海口召开了‘环球100’电影主题公园的设计汇报会:一个占地7000亩、总投资高达436亿元、被誉为世界级电影主题公园的庞大项目就此浮出水面。这消息让人气愤!有的摄制基地已被野蛮拆去,又在海南大兴土木,已经变成赤裸裸的房地产开发商,却还享受国家的文化扶持基金”。此微博随即成为近几日影视界最热门的话题。而继去年崔永元公开质疑长影后,长影也再次被推到舆论面前。然而正如小崔所质疑的,“长影,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如何变成一个眉眼清晰的房地产企业呢?”
崔永元的微博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轰动,不是因为人们对于曾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影的“变异”难以释怀,而是人们对于长影电影主题公园此类的影视基地、主题公园等,借项目名义行圈钱占地之实而不务拍片正业的不满。按说,这些影视企业应该靠制作影片获取票房来赚钱,什么时候地产成为了影视公司的业务?
笔者注意到,其实长影卖地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十几年前,走投无路的长影通过变卖土地使得自己度过了中国电影市场化之初的第一次大低谷。此后这一行为也被其他两大电影制片厂借鉴,卖地成为了这些开始自负盈亏的电影企业养活自己最便利的渠道。然而渡过困难期之后,房地产开发也成为部分电影企业主营业务之一并不断拓展,而电影业务却一直停步不前,尤其是这些曾代表着新中国电影辉煌过去的老牌制片厂,在影视商业化大潮和进口片冲击中日趋平庸化,制作一部既赢票房又赚口碑的电影也越发困难。
虽然这几年中国的电影票房数据愈发的光鲜亮丽,尤其是各路资本纷纷看好影视产业,但这背后,其实是国产电影整体上的发展并不似数据那般乐观。笔者不久前参加了一场国产影片推介会,各种粗制滥造的国产电影令在场的不少院线负责人绝望:没有“下限”的国产烂片,怎么指望影院给予排片照顾?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国产影片在海外大片面前节节败退。然而,院线和观众的“抛弃”,似乎并没有让这些国产片制作方自暴自弃,反而令他们越战越勇,烂片层出不穷。电影制作方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病态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部分不了解影视产业内情的投资商被文化投资这一看起来很美的新词儿所迷惑并盲目进入所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分地区纯粹为了追求文化政绩而人为地制造影视垃圾。
不难发现,随着发展文化产业成为一种“潮流”,部分地方开始盲目追求一种文化政绩。像此前吸引外资一样,各种针对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纷纷出台,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大型文化企业成为了部分地方眼中的“香饽饽”——给资金补贴、给政策扶持、给批土地。这其中,对于企业来说诱惑最大的莫过于土地。从此前的土地买卖中尝到甜头的他们深知,相对于从土地中获得的利润,帮助他们顺便建设一个主题公园或影视基地,拍几部影片,只是举手之劳,而这些影视基地或者影片能够产生的经济效益则没有人在乎,因为立项前没有严密的论证,开工后也没有有效的监督,更不用说亏损后严厉的问责。于是双方沆瀣一气,各取所取,却留下了超过80%亏损的影视基地烂摊子,以及那些只存在于宣传稿和报告中的国产电影。
虽然有一种观点认为,这种房地产模式的影视基地以及其中产出的“任务”影片虽然效率不高,客观上也能从硬件上促进影视产业的发展,并且此类投资对于区域的文化建设总是有好处的。但在笔者看来,这种饮鸩止渴且不为后人计的发展观点实不可取,君不见,在影视产业相对成熟和发达的美国,不管是从城市中心到远郊的下游影院建设,从汽车露天影院到多厅影院的影院模式,还是上游的影片制作流程和模式的变迁,无一不是科技进步和观众消费习惯双重影响的结果,而不是政府急功近利的盲目投资所能带来的。
联想到今年无锡投资百亿元建设的“华莱坞”项目被各界质疑的新闻,部分地方政府确实应该从盲目的政绩观中走出来,给予影视产业尤其是国产影片更加务实的帮扶。而作为生产者的影视制作公司,莫要鼓了口袋昏了脑袋,忘了自己最初为何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