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现代戏创作难在哪里
作者:徐 健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03日 来源:文艺报
2012国有重点京剧院团工作会议上提出,国家重点京剧院团未来几年应组织专门的创作力量,下功夫拿出一批适合京剧艺术表现形式的现实题材作品。
京剧现代戏创作难在哪里
京剧作为国粹艺术,在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它的继承与创新也无时无刻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振兴京剧需要做的工作艰巨而繁重,而其中剧目、剧院和人才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在京剧“抓剧目、抓人才”的创作背景下,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得以保护、传承,新编剧目题材内容趋于多样,青年京剧人才迅速成长,涌现了多部具有较高人文深度的作品,但与此同时,随着大众文化需求、审美趣味的日趋多样,京剧的发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新的问题。面对传统、创新、市场、观众等提出的现实课题,京剧院团,尤其是国有重点京剧院团,如何在创作上有所作为,进一步发挥艺术创作的示范性作用,拿出经得起历史和艺术考验的作品,无疑将成为今后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8月23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主办的2012国家重点京剧院团工作会议在山东聊城举行,来自全国11个国家重点京剧院团的负责人就京剧剧目创作、流派传承、创新空间等问题进行了现场交流。现实题材京剧创作的困惑和难点何在,如何提升此类题材创作的艺术水准,成为与会者讨论最多的话题。
题材:
寻找适合于京剧表现的现实题材
在京剧剧目生态建设上,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创作“三并举”的方针,三者缺一不可。但进入实际操作层面,现代戏、现实题材剧目创作无疑是难度最大的,这不仅表现在题材内容的选择上,而且也体现在舞台呈现方式和戏曲程式的运用上。近些年,京剧现代戏创作成绩显著,仅以近两届京剧艺术节为例。2008年第五届京剧节,参评剧目37台,其中现代戏14台,占比为37.8%;2011年第六届京剧节参评剧目27台,现代戏11台,占比为40.7%。虽然现代戏创作的剧目多了,表现的题材领域范围广了,但是多数作品调演后便入库,能留得下、传得开、有标杆意义的作品并不多。
众所周知,现代戏难编、难导、难演,这就给广大的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认为,现实题材京剧剧本创作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能仅仅评奖,带着功利的心态写戏,而是要用好作品说话,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进行创作。对于题材的选择,董伟认为,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各个京剧院团应该主动出击,积极寻找适合京剧表现的现实题材,但也要谨记好题材并不一定就有好作品,写了现实题材并不一定就能出好戏;不是所有的英模人物都适合舞台反映,也不是一味歌颂就能烘托剧作的主题;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能打动人心,但凡人小事也可以走进观众的心灵深处,成为艺术精品。他希望现代戏、现实题材京剧的创作者能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把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团结友爱互助诚信的传统美德贯穿在创作的始终,抒真情、写人情,真正为京剧留下一批经得起时代、历史考验的优秀剧目。
标准:
建立京剧现代戏新的衡量标准
谈及现代戏创作滞后的原因,多数业内人士认为,难点在程式的发展上。当今时代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文化形态、观众的审美需求较之以往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现代戏要想直面当下,将变化的现实生活和当代人的价值理念搬上舞台,就必须跟随时代步伐,努力寻找、创造新的程式。所谓新的程式,不仅涉及演员表演,而且包括造型、服装、舞美等舞台艺术的各个环节。可以说,程式问题不破解,京剧表现现实生活便成为一句空话。
那么,如何才能创造既符合京剧艺术发展规律,又能审美化地展示现实生活的新程式呢?首先,要向前辈艺术家学习,吸收他们舞台表演艺术的精华,通过不断地实践、摸索、总结,找到京剧表现现代人生活、性格、思想的独特方式。其次,要建立京剧现代戏新的衡量标准。京剧传统戏在几百年的历史演进中,通过几代艺术家的精心打磨已建立起几近完美的舞台程式,也形成了自身的美学原则和衡量标准。但是现代戏的舞台程式标准并没有建立起来。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认为,现代戏创作难在思维的转变。现在对京剧的创新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对新的程式、创新的手法要求过于苛刻。流传至今的经典剧目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断失败、总结经验,不断加工提高中逐渐形成的,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如今,我们每创作一部新戏,都以经典的标准去衡量显然不利于新剧目的成长。他希望能给现代戏创作、新程式的探索建立区别于经典剧目新的衡量标准,允许失败、宽容失败。
创新:
京剧舞台创新的空间有多大
近些年,戏曲实验、跨界演出现象不断增多,京剧、昆曲、越剧、黄梅戏等剧种皆推出了自己的实验之作,像北京京剧院的《马前泼水》《浮生六记》《昭王渡》等小剧场实验京剧,上海京剧院《王子复仇记》《情殇钟楼》《小吏之死》等西方经典名著跨文化改编,黄梅戏音乐戏剧《严凤英》《贵妇还乡》中戏曲和现代音乐“混搭”等。不同的实验尝试虽然带来的演出效果不一,但确实让传统的戏曲舞台发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对于这种实验的必要性和实际效果,业内人士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然而,当继承与创新成为老话题,创新边界愈加难以权衡时,理性看待这股实验之风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对当下京剧现代戏创作大有裨益。
从某种程度上讲,京剧现代戏创作也是一种创新“实验”,即将传统的舞台程式与当代的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但不管如何创新,京剧艺术应该坚守的原则不能丢失。京剧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是文化底蕴深厚,集千百年中国戏剧之大成,它的审美情趣、表现方式、舞台呈现都达到完美。如果丢掉这些艺术本真的东西,舞台表现就会显得不伦不类。所以,任何创新首先要尊重传统,守住它的本体。现在很多戏曲实验作品不被观众接受,其根源就在于它偏离了这个本体。而在守住本体的基础上,京剧舞台创新的空间有多大?尺度该如何把握?上海京剧院院长孙重亮道出了自己的难处。他认为,京剧能穿越200年而鲜活地留到现在,本身就显示了创新的动力,有容纳创新的包容度。今人要推进其发展,进行包括题材、程式在内的新的开拓,就需要智慧和积淀。尽管创新的“度”难以把握,但是显然不能是浮躁式的,如果只是换上现代服装、运用各种声光电的瞎折腾,这样离京剧会越来越远。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赵景勃认为,京剧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京剧的繁荣并不是僵化、保守,而是不断地跟着时代审美变化、丰富、完善的。京剧创新的“度”其实就在于能否恰当地使用各种艺术手段,体现京剧艺术本体的神韵,并为舞台表演留有余地。他认为,要允许京剧艺术发展中的“浪淘沙”,最后,观众、时代会选择成功的作品留下来。
院团:
为评奖创作还是为演出创作
京剧的传承发展离不开国有院团的示范作用,但这种示范作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创作上。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认为,京剧的艺术形式是无与伦比的,为今人的创作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但是现在的作品却缺少打动人心的力量和震撼。京剧现代戏要有所作为,要打动观众,就必须深入到人的内心去写戏,为作品注入符合时代审美需求的精神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好好学习前人艺术创作的严谨态度,对传统保持尊重、敬畏之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推出新编京剧《曹操与杨修》到新世纪以来推出的《贞观盛世》《廉吏于成龙》《成败萧何》等剧目,上海京剧院在新编京剧的创作上频频“亮剑”,成效显著。新编京剧的成功对当下现代戏创作不无启示。孙重亮认为,艺术创作最能体现一个院团的文化立场,上海京剧院的成功经验离不开两点:第一,作品要有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当下的社会文化存在戏说历史、颠覆经典、蔑视传统、嘲弄英雄的倾向,对此文艺工作者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和文化自觉意识,在把握好大方向后,才有创作空间。京剧创作要为文化积淀作贡献,而不能在历史观问题上进行大颠覆。第二,要寻找一些适合自身剧院演出的题材。时下有一种倾向,为评奖以借演员、导演的方式突击排戏,评奖演出结束了,戏也就随之入库了,这显然不是京剧院团发展的长远之计。《曹操与杨修》之所以能不断地上演,就是因为题材和剧目适合上海京剧院演员的实际,是为剧院量身打造的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