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就是史记
作者:阎 纲
发布时间:2012年09月1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我国是一个传记文学大国,很值得骄傲。思想解放以来,揭历史真相,还本人直面,露头角峥嵘,传记文学光彩照人。
传记文学以史为骨,以诗为肉,是史的诗、诗的史,是以私史为经、国史为纬、亲历为鉴的心路历程,素有“礼失,反求诸野”的美誉。一个人折射出一个时代,传记就是史记。
在一个民族的文学中,传记文学的地位是很高的,未尝不能知兴亡、辨真伪,以至于呼声很高的作品往往因犯忌而息声。传记文学的写作遇到了障碍。
我深感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三个难点亟待突破:
第一,人和史的关系。尊重传主,忠于历史,以人修史,以史论人;以历史的批判精神审视个人的生命流程,以个人的秘史叩问民族的信史;融入作家的感悟和判断,洋溢着主体的智慧和才情。基于史,发乎情,述而作,臻于文,不容大话戏说,才称得上是传记文学。
什么是历史真实?什么叫真?本人的录音谈话就真吗?“大师”救过陈独秀,当过徐悲鸿的老师,蓝萍(江青)给我当模特儿,张大千“跟我学过画”,自我崇拜,骂人,性过剩,原生态,高保真,有闻必录流水账,无一字无出处,述而不作,一百二十八盘录音敢作证,就能避免吃官司了? (上指刘海粟长篇传记《沧海》三部曲:《背叛》、《彼岸》、《见证》,该书旨在通过刘海粟、夏伊乔和本传作者简繁师生三人的人生经历揭示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家的命运)没有绝对的真实,真实需要实践检验,艺术真实是客观事物的主观化,凡文学都是作家本人“真实的谎言”。
信仰不同、视角不同、尺度不同,判断也会不同。沧海桑田、瞬息万变,往事如烟人事非,传主的遭逢与心境他自己未必穷尽其妙。作家可以合理地想象,通过各种实证进行百家争鸣式的探索和发现,揣度传主的行状和心理,尽管传记文学体裁本身赋予作家的艺术想象空间极其有限。传记文学作品里不但有人、有史,而且有“我”。
庸史纪事,良史诛意,“较大的思想深度和意识到历史的内容”要求担当思想家和史学家双重使命的传记文学作家自觉担当、刻骨铭心。
第二,传主和作者的关系。平视、俯视、仰视还是跪视?“千古一帝”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人半死长城下”,到底三七开还是倒三七开?你用什么眼光和姿态去掂量?
传记面前,一律平等,立传自由,各有自己的尊严和角度。不管你标榜自己如何伟大,不管你对传主如何崇敬、激情如火,但在传记文学的麾下一概接受现实和历史的检验。好处说好,坏处说坏;什么地方好,什么地方不好,必须如实道来,依其对人民的态度以及在历史上有无进步作用大胆立言,“我注六经”同时“六经注我”,重铸一个或许不完全被世俗认同的真“魂”。文学的高度是美学和历史。
第三,纪实作品之大忌在“讳”,各种各样的讳,讳疾忌医。作者经过深入的“田野调查”、实证研究和理性思考,十分明确人物的是非曲直和历史价值,然而,在“国情”之于“稳定”的面前步履维艰,怕犯讳,造成“真”的缺失。作家要么是不明就里,褒贬失当,要么是心里明白、笔下打哆嗦。
对于时贤的臧否和人格的评价,切不可逃离属于作家个人的独特发现。
要是说《往事并不如烟》不愧为世纪初散文的名作、《中国农民调查》可列为报告文学的名作的话,那么,《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就是这一时间段传记文学少有的上乘之作。《唐达成》真确地记录下如此复杂的一个人在如此动荡的环境里同如此纠葛着的领导层艰苦支应的种种史实,把一个越周旋越屈辱,越清醒越痛苦,左右为难、逆来顺受,看似大官的作协党组书记刻画得栩栩如生,给具体历史条件下相当多的悲剧知识分子画了像,读之叹惋不禁。作品以论带史的同时以史带论,人物关系复杂微妙,但是富有现场感,生动的细节描写显示出作者陈为人艺术表现的才能。
要是说《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还只能在私下里传阅的话,那么,百多万字的《王蒙自传》却由花城出版社公开发行,读者如云。
王蒙一直处于文坛是非的漩涡,目睹六十多年来世事之怪现状,始终保持着独立思考的优势,是最能见证共和国的著名作家。步入老境,他像井喷一样完成《王蒙自传》,再现王蒙的轰动效应。
一百二十七万字的《王蒙自传》是我国有史以来最重量级的自传体文学,我手写我口,真个的主观意识个性化。
王蒙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九死一生又八面来“封”。“我是一条鱼”“要快乐,也要小心”,左推右挡又左右逢源。“吉凶祸福的测不准原理”,“部长的滋味”,“闲坐说玄宗”,“孰能无过,孰能免祸?”“吾心光明,亦复何言?”“为什么毛泽东的‘不要打棍子’没有让命运逆转?”“我也有九条命啊!”国事家事天下事天灾人祸忧心事尽收眼底,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十样杂耍样样精通,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异化变形天马行空游刃有余,化传奇为写实,化“个人机密”为“国家日记”。
这回,王蒙抡着膀子写了,“满纸高天阔地言,一把如喜如悲泪。”嬉笑怒骂,涉险成趣,灵气十足,文采飞扬,不矫饰,国情下难能可贵的敢言,贯通半个多世纪,极写文坛政坛人,信息量大,谁比得!
王蒙为这一生感动,王蒙也有晚霞情结,像刘禹锡说白居易:“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老了,无所谓了,面对封包过滤器,敢遣“干货”上笔端,尴尬风流,搅得“文坛不安”。
王蒙是个光荣的存在、深刻的存在,挨骂最多,但他说“人正不怕影子斜”,不能说王蒙已经笑到最后,他只不过做了个小小的胆囊切除手术,开玩笑说:“终于无胆了。”
但是,人们可曾想到,王蒙的内心多少痛苦多么沉重!
“王蒙现象”发人深省。
二〇〇九年将尽之时,读赵瑜《寻找巴金的黛莉》。巴金的七封信透出一个作家的良心,牵出一个知识女性凄苦的一生,道出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接通了现、当代两个时期文学的历史,凸显出传记体非虚构文学既真且美的艺术潜能,娓娓动听。
怎样从史实出发,面向现代,审时度势,憧憬未来,把握文、史融合的自由度,敢遣“干货”上笔端,拷问着每一位对历史负责、同时对个人负责的传记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