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能增效空间有多大?
时间:2011年04月22日来源:中国环境报 作者:记者 文雯
http://www.qstheory.cn/st/zyhj/201104/t20110422_78036.htm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十二五”开局之时,我国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根据“十二五”规划,未来5年,城镇化率将达到51.5%。这意味着,城市化将成为下一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城市能源效率高低成为我国节能减排成败的关键,也关系到中国能否成功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城市是节能减排关键
城镇能耗总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9.0%
“城镇化是指大中小型城市都在推进城市化。”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强解释说,中国所谓城镇还是指比较小的一些城市。所谓城市,往往是民众批准的城市,“我们国家批准的城市600多个,至于城镇就上万了。”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化步伐大大加快,2010年,城镇化率已达到47.5%,城镇人口约6.3亿人。只用30年的时间,我们就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城市能源消耗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最大领域。
“2009年,按照发电煤耗计算法核算的全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29.2亿吨标准煤,城镇能耗总量约为26.0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89.0%。”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指出,由于当前中国能源统计体系没有针对城市能源消费量的专门统计,只能根据对城镇能源消费量进行估算。
根据2008年、2009年中国能源平衡表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年)的相关数据,从电力消费结构看,2008年,全国电力消耗总量3.24万亿千瓦时,其中城市市辖区电力消耗总量为1.78万亿千瓦时,占全国地域总面积13.3%的市辖区,消费了全社会电力的54.9%。可见我国城市尤其是市辖区是能源消费密度集中的区域。
“在各种城市能源消耗领域中,工业是城市能源消费最多的领域。”宋国君介绍说,2009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4%,同时,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费量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能耗的4~5倍。2009年,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20.5亿吨标准煤,占全国总能耗的70.2%。
近年来,居民生活建筑能耗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工业的第二大能耗领域。2009年,城镇居民生活能耗总量为2.06亿吨标准煤,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1%,加上公共建筑、商业建筑等能耗,居民生活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20%以上。
能效评估指导节能管理
为城市提高能源管理绩效提供系统的诊断工具
宋国君指出,当前,以单位GDP能耗评价城市能源效率,指标过于单一,不能实现城市能效的系统、全面评估。
“城市能源效率评估对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宋国君认为,对城市能源效率进行评估,首先可以实现城市能效评估的精细化。通过正态性分布参数,以及城市分类技术的应用,实现中国城市能源效率的定量化、精细化评估,精确定位城市能耗重点领域的能源消费效率。其次,可以提供城市提高能效学习的“标杆”。将标杆管理的思想引入城市节能管理中,通过能效评估、标杆选择等,实现城市节能技术和节能经验的扩散。
对城市能源效率进行评估还可以为低成本实现城市节能提供重要工具。城市能效状态的差异使得城市节能成本差异较大,从全国角度而言,节能成本低的城市优先节能,更符合边际节能原则,对于实现节能的效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城市能效标杆体系可以为城市节能评估提供定量化工具。”宋国君利用城市能效标杆体系指导城市节能管理,不仅丰富了城市能效评估的内涵,拓展城市能效评估的范围,为节能目标的制订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横向视角。
宋国君将城市能效标杆体系当作城市提高节能管理绩效系统的诊断工具,识别出城市节能管理的薄弱环节。
城市能效地域差异明显
城市能效分布均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特点
最近出炉的《中国城市能源效率评估研究报告》表明,我国城市能效发展不平衡,全国各类型城市能源效率有显著差异。
“这主要是由于影响能效的重要因素呈现区域差异性,如经济发展呈现东、中、西阶梯式特征,华北、西北部分地区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等”。宋国君告诉记者。
通过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市辖区人均生活电耗等指标表征城市能效,正态性检验表明各指标2005年~2009年均满足对数正态分布假定,宋国君归纳出中国城市能效分布均呈现“中间多、两端少”的特点。
以单位GDP能耗为例,2009年在有观测值的214个城市中,城市平均值为1.43吨标煤/万元,能耗强度最大的是石嘴山市的6.75吨标煤/万元,是均值的4.7倍;能耗强度最小的是汕尾市的0.528吨标煤/万元,仅是均值的36.9%,差异明显。
各城市能效提高的速度也呈现显著差异。“十一五”前4年按照单位GDP能耗下降16%为基准,其中,完成16%目标的占57.3%,未完成的占42.7%;单位GDP能耗下降20%以上的占10%,单位GDP能耗下降率在10%以下的占14.7%,单位GDP能耗不降反升的占7.3%。由此可见,单位GDP能耗指标在不同城市间下降的速度差异明显,对“十二五”制订体现地区、城市差异的节能目标,降低全社会节能目标实现成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能效差异要细化节能指标
探索并完善具有边际节能效益的节能政策体系
“未来我国需要面向城市的差异化节能目标制定机制。”宋国君指出,“十一五”节能实践证明,主观性强的节能目标未充分体现各地区的差异,节能目标呈现自上而下“一刀切”的特点,出现“拉闸限电”、“中止供暖”等极端节能现象。因此,“十二五”期间制定面向城市的差异化节能目标体系至关重要。
宋国君认为,城市能效报告主要从城市能效标杆角度研究城市能效差异,根据地理区位、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影响城市能效的客观(总体上)因素,将城市分为12类,目的是使类内城市单位GDP能耗等能效指标具有可比性。
“还应该探索并完善具有边际节能效益的节能政策体系。”宋国君认为,差异化的目标需要差异化的政策体系予以配套。我国节能政策以命令控制型手段为主体,逐渐显现出总体节能成本高等问题。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刺激型政策手段应当在节能政策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城市能效标杆基础上,开发出机构、行业能效标杆后,建立能源配额制度,通过配额交易降低节能成本。
提高能效需要改变观念
树立新的幸福感评判标准改变城市生活习惯
“如果保持目前城市能效水平不变,很难想象中国城市的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宋国君坦言,中国目前城市能源效率不高,可提升潜力巨大。
“要改变人们的旧有观念和生活方式。”宋国君表示,城市需要可持续发展,人们就要转变生活方式,“幸福感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关系密切,但不一定完全一致。对幸福的理解需要改变,幸福不一定是越来越舒服。”
他举例说,冬天在家里穿衬衫当然很舒服,但是温度每上升一度,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夏天开空调确实不会热,但是电厂排放的污染物又会造成空气污染。“我们可不可以冬天在家穿羊毛衫,夏天不开空调出出汗?”
宋国君指出,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的美德应该继续发扬光大,少用空调,少浪费资源,从生产、消费、生活等各个方面做出改变,尽管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是却可以让城市发展更加可持续,让我们的生态环境更加美好。记者 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