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 舞蹈之荷别样红
作者:赵 建
现代舞《挥别飘过的云》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演出
现代舞《水调歌头》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现代舞蹈团、杭州市舞蹈家协会演出
由中国文联和中国舞协主办,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大赛近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落下帷幕。本次比赛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7支队伍、52个作品参与,分为现代舞和当代舞两个组别,分别评选出作品、编导和表演三项各金、银、铜奖若干。连续5天的激烈角逐,一批当代舞、现代舞的优秀原创作品脱颖而出,获奖作品中既有个体精神丰富的现代舞作品,又有优秀的红色主题作品,还有一些反映社会生活和少数民族风情的舞蹈,为中国当下现当代舞蹈创作展示出新的可能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现代舞的“本土化”探索
在比赛过程中,许多专家学者感受到现代舞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创作观念上的一种渐变性和观众群体的扩大。“这种创作观念的渐变性实际上是现代舞本土化的问题,好像在创作上出现了偏移,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可能性的探索。随着时代的改变,创作风格也在变化。”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冯双白说,“从比赛中的现代舞作品来看,独舞、双人舞形式较多,群舞较少,这也体现了现代舞注重个体能力挖掘的趋势。”
“长期以来,现代舞仍是‘小众艺术’,数量小、参与队伍少,以至于比赛、表演难以独立展开,往往需要与其他舞种拼台进行。本次比赛首先是数量明显增多,创作上也是可圈可点,一批富有现代审美趣味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罗斌在介绍比赛情况时说道:“这样的改变有利于现代舞在更大的一个观众群体中被认可,从而逐渐转变它受众面狭小的困境。目前,国内的大型现代舞团基本都是通过展演周的形式在各地展演,但情况不容乐观。此次比赛中现代舞的变化为国内的实践探索提供了一种可能。”
寻求解放的无声呐喊
沈阳军区政治部前进文工团的现代舞作品《呐喊》获得了作品银奖。舞台上,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男人被困于两面砖墙的夹缝里,他在其中挣扎、反抗。黑暗中,舞者充满渴望的无助与坚实冰冷的墙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让观众体会到了一种韧性的坚持。
“我们想用20世纪30年代男人的形象配合两面砖墙表达一种寻找解放的呐喊,这种解放不仅仅是民族解放,还可以是思想的解放,甚至是人性的解放。”该剧的编导之一高成名说道。
回顾现代舞的发展历程,冯双白说,现代舞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一种舞蹈,在国内存在一个本土化的问题。本届比赛也是自2005年来首次将现代舞单独作为一种比赛内容,这表现了国内现代舞强大的生命力。
北京现代舞团艺术总监高艳津子也表示,好的现代舞作品是和观众共同完成的,每个观众都会从一个好作品里找到自己的体悟。
创意凸显的中国特色
作为评委会委员之一的欧建平在点评现代舞作品时指出,本届比赛的现代舞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年轻舞者的活力和编导的新鲜创意,这是很让人欣喜的。
获得编导银奖的现代舞作品《那么远,这么近》展现给观众一个男生和女生追求爱情的奔跑的场景。这样普通的素材在编剧的手中却用一种新颖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一个特定的装置,使男生和女生的身体断层,更加生动的表现出了追求中若即若离、时隐时现的情景。欧建平对这个作品评价道:“首先,创作观念的转变使这个作品有了中国特色;其次,这个作品的基调轻松而愉悦,改变了大众对于现代舞一贯的压抑、沉重的印象;再者,作品个性突出,巧妙地给人视觉上的美感。”
当代舞的现实关照与题材多元化
当代舞长期以来都是部队舞蹈创作的“主战场”和“强项”。本届比赛除各部队代表队外,亦有不少地方院团的作品入围,大有地方与部队“争锋”的势头。罗斌在总结当代舞的发展态势时说:“大赛中部队系统强队依旧很强,地方院团抱着奋勇向上的心态积极参与,力争为自己寻找一席之地。”本次比赛的作品中除了《父辈》、《风雨路上》等表现革命先烈的优秀作品外,还涌现出一大批指向中国人当代诸般日常生活情态的精彩作品,将舞蹈表现放大到社会各层面,在题材的拓展上异常鲜明。作品《东方筑路人》、《借风扬场》对当代工农劳动者的讴歌赞美,《城中人》对城市打工者的关注,《山的那一边》对失学儿童的关心,《红雨伞》、《三个人的幸福》对现代家庭生活及感情矛盾的解读,《同窗》对青春时光的回忆,《英雄无悔》对见义勇为精神的弘扬等,都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枪林弹雨中的浴血奋战
作为当代舞中的重要题材,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从来都是当代舞中的佼佼者。本届大赛中由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文工团带来的作品《父辈》一开场就赢得了观众的好评,最终它摘得了作品金奖的桂冠。
雨点般的枪声、轰鸣的炮声,舞台上英勇的战士们跳跃奔跑,时而藏于战壕中,时而冲锋陷阵。在或激昂或悲壮的音乐声中,父辈们前仆后继浴血奋战的形象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
其中一个表演者告诉记者,排演的同时也是他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查看了很多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次不但是对我表演的一次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让我这个肤浅的现代男孩,能感受到来自那个时代的伟大信仰和精神。”
麦场高歌欢庆丰收好时节
以农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在整个当代舞中似乎很稀缺,所以也容易得到评委们的关注和支持。来自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乌兰牧旗的作品《借风扬场》就赢得了不少评委的青睐。
头戴草帽,肩上的铁锹插着一捆麦穗,一群喜气洋洋的农民们来到谷场上打麦穗,他们唱着民歌,庆祝这丰收的好时节。
罗斌评价说:“这个作品打动了我,他们用今天的眼光去理解和诠释在那样一种文化里生长起来的农民形象。那种活生生来自田野的状态,是一种对于农民亲切的人文关怀。
主旋律与多元化的互补
本次比赛的当代舞和现代舞作品尽管风格迥异,但在舞台上却形成了一种和谐的互补态势。冯双白说,当代舞更多强调的是对民族精神、时代风貌、现实生活的传达,表现的是集体意志和主旋律的艺术追求,因而艺术形象往往是具体的;而现代舞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展现的是个体精神的丰富,是艺术家独立的思考和个性的张扬,内容和题材上更关注独特生命体验及对生存本质的反思,带有哲学意味和批判精神,因而表达方式上往往是抽象的。但是,两者在精神上仍存在某种共通之处,那就是都具有突破传统的创新精神。当代舞打破了舞种语言的限制,现代舞则是在反叛西方传统芭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都强调和尊重艺术的多样性,而这种精神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是遥相呼应的。不少专家评委认为,现代舞创作中个体思维的反观与前瞻,对社会主体精神是有益的补充,比如西方现代舞就是在大工业文明和金融危机后发展起来的,不少作品是在反思人类走过的道路和人类自身行为。而当代舞则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呼应时代主流意识的召唤,对主旋律的弘扬在艺术多样化的氛围中更能汲取丰富的营养,同时也促使舞蹈创作愈加贴近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和思想感情。因此,“荷花奖”为现当代舞蹈搭建的这一平台,让现当代舞蹈创作在和谐互补中得到了探索与拓展,呈现出今日中国的独特精神气象。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