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志愿军老战士52年完成长篇小说《地空大战》 |
“对自己和战友人生的一个交待”
王爝正在讲述自己的不凡经历。 张骏 摄 站在宁波海曙区一小区门口,再三请八旬老人王爝留步,他却一直冲在前面,坚持要送记者去公交车站。“我是个有话就要说的人,不写出来,感觉对不起那场伟大的战争。”临别时他这么说。直到坐上回程车,王爝洪亮的声音仍然在记者耳边回响。 今年是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二十军的老战士上月集聚上海。席间一本叫做《地空大战》的书被反复提起,“我们经历的战争,就是书里那样的”。听说该书作者王爝也是一名志愿军老战士,他用了52年时间完成这部2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经辗转打听,记者终于找到了这名现居宁波的上海老战士。 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敌机慑于地面火力,不敢低飞。但仍向他们疯狂扫射,当第三架敌机向李志强那里俯冲扫射时,不料黄钢眼明手快,啪的一声,刚好击中这架飞机的副油箱,立即冒出一股浓烟和烈火,踉踉跄跄地飞走了。” ——摘自《地空大战》 李志强、黄钢当然是虚构的,但他们身上有着王爝和战友们的影子。生于1930年的王爝在上海出生、长大。1950年参军入伍,不久部队被派驻山东,在那里他们得知要入朝参战,个个摩拳擦掌。同年11月入朝之后,他被分配在后勤部搞军运工作并任战地记者参与战场报道。 运输的时候翻过车、遭流弹袭击、冒着炮弹冲破封锁线、同时被四架敌机扫射……虽然在后方运输线上,王爝也经历了四次命悬一线的时刻,与死神擦肩而过。“一次在驻地,我在外面写东西,遭遇4架敌机集中扫射,我及时趴在斜坡上抱着树根,才捡回一条命。”王爝说,“幸好他们掠过一次就飞走了,没再回来。我回过神来,才感到子弹打起的沙粒溅到脸上很疼。” 这些经历让王爝萌生要写一部小说的念头,来反映朝鲜战争时志愿军汽车运输部队如何跟美国空军作战的情况。“最初,我们的运输部队怕敌人飞机轰炸,他们很猖狂,飞得很低。后来我们的战士用步枪反击,还真击中了。我们得到启发,只要手边有武器就打,敌机也不敢靠那么近了。” 筑起一条炸不烂的运输线 “他断定下面是一条公路,公路上正在行驶着共产党部队的汽车……他又投照明弹,想查看清楚些,于是映入他眼帘的除了影影绰绰的山岭、树木、河流、公路的影子外,其他什么都看不到了。” ——摘自《地空大战》 这是借敌机之眼看到的志愿军运输线。王爝回忆,在元山一线,他曾几次随车运军火,因公路贴近海边,海上的美国军舰隔一分钟就发射炮弹封锁公路。炮弹从头上呼啸而过,有的还在近处爆炸,时时可能牺牲。白天容易暴露,就在晚上行车,而且不能开车灯,司机只能看到前方十来米远,白的颜色是公路,黑黢黢的是山岩和树丛,稍一疏忽就会翻到山沟里,负伤是常事。 战场上,很多公路是志愿军临时开的,遇河就修便桥。“后来敌机看到便桥就炸,我们就想办法修水下桥。”王爝比划着,“在低于水面一个茶杯的深度,搭一座便桥,汽车能通过,从飞机上看却是白花花的水面。”就这样,他们完成了一次次运输任务,筑起了一条炸不烂的运输线。 当时的王爝入伍半年,“说不恐惧那是假的,但任务是第一位的,而且经历一次,胆子就会大一点。”王爝认为最值得敬佩的是上海的汽车运输工人,他们不是军人,但一样冒着牺牲的危险,穿梭在后方运输线上,为前方提供弹药和粮食保障。 对自己和战友人生的交待 让健在志愿军老战士重温当年朝鲜战场的生活,让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牢记革命前辈是如何为保家卫国舍身出力的,懂得我们国家现在如此强大,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这是和前辈的流血牺牲为我们打下江山和保卫江山分不开的。 ——摘自老战士刘石安书评 一本20万字的小说,为何写了52年?王爝坦言,一方面当年部队随时在行军,很多地名时间都记不清了,后来又回部队查资料,走访战友,融会许多志愿军战士的先进事迹。另一方面,战后回到上海当了中学老师,自1956年开始动笔构思这部小说,期间经历了许多事,写写停停。 小说中还有一条平行线索,描绘的是美军和李承晚部队在战场上的心态、行为。王爝试图用他的眼光,来解释志愿军如何能以劣势装备一次次战胜武装到牙齿的美国空军的深层次原因。对于美军的形象,王爝说,抗战胜利后他曾亲眼目睹美军军官和士兵在上海的种种行径,其他还有各种收集到的影视和文字资料,不过也因掌握“资料有限,可能挂一漏万”。 “不在战场上吃过大苦,不经历过生死考验,我就不会如此深切体会到保家卫国的重要性,不会体验到今日国家繁荣富强、人民过着安居乐业幸福日子的来之不易。所以时隔52年,我在2008年完成初稿,也算是对自己和战友人生的一个交待。”完成这个心愿,王爝说要全心做个环保主义者,为城市环境建设鼓与呼。事实上,他这几年一直在报纸 杂志上公开提倡骑自车出行等。
(记者 张骏)来源: 解放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