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那些事儿
作者: 胡一峰
2013.10.21 来源: 科技日报
能骑上自行车的民国女子可不是一般人
“臀高肩耸目无邪,大似鞠躬敬有加,噶吧一声人急避,后边来了×××。”这是上个世纪初流行于北京的一首《竹枝词》,请根据前面三句的描述,猜一下最后三个字是什么?对了,是“自行车”。
对于中国人而言,自行车是“舶来品”。但也有人认为,它就诞生在中国,据《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康熙年间,有一个叫黄履庄的人,“制双轮小车一辆,长三尺余,可坐一人,不须推挽,能自行。行时,以手挽轴旁曲拐,则复行如初,随住随挽,日足行八十里。”
黄履庄或许只是一个传说,以至于晚清出洋使节斌椿在马赛看到自行车“弛行疾于奔马”,仍感到十分稀奇,并浮想联翩地想到了《三国演义》,认为此乃“木牛流马之遗意”。
据考证,最早记录自行车进入中国的文章刊载在1868年11月24日的《上海新报》上。文中写道,“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想见者多矣。”
没过多久,自行车流行开来,甚至进入了皇宫。末代皇帝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说,“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下令把宫门的门槛一律锯掉,这样出入无阻地到处骑,尾巴自然更无法跟随,只好暂时免掉。”“尾巴”即指随侍的太监。谁能想到,自行车会帮一个已名存实亡的少年皇帝争取到了一点自由的空间。
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自行车不但在中国的城市大行其道,而且已经成为杂技表演的道具。1929年,在杭州西子湖畔,在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张静江倡议下,举办了一场武林大会。据大会“日刊”记载,有一位来自中央国术馆的选手,北平人李成斌,在会上表演了高超的“自由车”(自行车)技艺,只见他“以一足跃登坐垫,复翘其一足,绕行台上一周,继忽一跃而下,旋其身易其方向,坐于握手之圆柄上而袖其双手运其两足,车仍向原线进行,而人之地位则为倒退,如失舵之舟而转折自如,已属难能。更忽一俯其身,竖其双足,手握踏镫而摇之,以手代足而车之行进转折如故”。
一年后,又有个上海青年作出了骑车环游世界的壮举。这个年轻人名叫潘德明,1930年,他随“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来到越南。然后,购买了一辆自行车,继续旅行。历时8年,游历了40多个国家,于1937年7月返回上海。在途中,他拜谒了印度诗人泰戈尔。泰戈尔深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对他说:“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相信,当你们的国家站立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们都将分享这个将来带给我们的快乐。”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儿。电影导演、明星、阔少、海归这些得风气之先的潮人是自行车的拥趸,足蹬自行车,飘然而过,“人每遇之,急避两旁,而骑车者遂得意洋洋飞行如鸟而去。”
美国女作家项美丽在《宋美龄传》中写道:“宋耀如喜欢骑脚踏车,也是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人。在蔼龄十岁生日(1899年)那天,他送给她一辆脚踏车,宋蔼龄,她是当时中国所有女孩当中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女孩。她经常与父亲骑车出游,且不听劝告,骑车作弄环绕街上的警察而不肯罢休。”
宋霭龄是否是“第一”尚待考证,但就在宋霭龄得到自行车的这一年,苏州官府却因为骑车人日益增多,经常在狭窄的道路上造成事故而禁止普通百姓在城内骑车,允许骑车者只有:“西人”、“教士”和“教民”,估计官府也明白,这三类人吃洋饭,想管也管不了。
历史总有相似,几十年后,朝鲜执政者金正日因为一位高官的女儿骑自行车发生车祸,下令禁止女性骑自行车。朝鲜中央电视台还播放了一部《自觉遵守社会交通秩序,绽放民族的美风良俗》宣传片。片里义正词严地宣称女性穿裙子骑自行车“违背社会主义美风良俗”。而且,据朝鲜医学专家称“女性缺少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会瞬间不知所措,而引发重大事故”。这一规定,直到金正恩上台才废除。
1898年,《申报》作出了一个大胆预言:自行车必将大兴于中国。不到一百年时间,这个预言就应验了,自行车成了国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叮铃铃的铃声响遍大街小巷。时至今日,昔日的“自行车大国”已成了汽车世界,特别是谋食于大城市的人们,每日饱受交通拥堵之苦,自行车又成人们代步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