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谷米
2015年02月03日 中国科学报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要求学生向孔子像下跪磕头,并规定在校学生每天早晨5点必须起床诵读《道德经》,不少学生对此怨声载道。网帖还称,此举是因为“校长认为读经能上北大清华,读完学渣变学霸,学霸上清华”。“拜考神”“学校脑袋被踢了”“误导学生”……帖子经转发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跪拜孔子,并无不妥。孔子本人开创平民教育,其政治、教育等思想在全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礼拜孔子,实际上也是对孔子本人以及我国文明的一种敬意;而让诵读《道德经》,引导学生多学一点传统文化经典文本也是好事。
然而,好事为何引发一片指责声呢?很明显,这和学校的初衷分不开。早晨5点要求学生起床诵读经典其实质并不是弘扬经典,而是借弘扬经典达到某些目的,即希望学生“上北大、清华”。
中国传统文化需要受到尊重,其精髓也需要得到弘扬,这些会让后人受益。而事实是,在很多时候,经典文化却被解读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成为某些行为的幌子,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因此,很多学习经典的行为,作秀大于其本身的意义。
当然,宝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并不是第一个打起弘扬经典大旗的。2011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弥阳中学就曾在中考期间,组织学生在孔子塑像前“烧高香”,以求取得好成绩。而前段时间,甚至有学院在开学典礼上要求学员跪拜老师,以彰显“尊师重道”之意。
这些做法实际上是对经典的一种伤害和歪曲。尊重圣人先贤,当以进步、文明的方式。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内容理应大于形式。只有传统文化找到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才能真正将其精髓发挥出来。否则,一味寻求形式相似,只会东施效颦,非但继承不了传统文化的衣钵,还会误导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此次事件就让学生抱怨连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中学生正处在迅速成长和不断汲取知识的时期。在此时,必须引导他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深刻精神价值,并适时地通过现实生活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一方面完成对其人格的塑造,一方面也使经典的精髓得到吸收和弘扬,否则,用灌输的方法,教育孩子追逐“形式主义”,错误引导只会适得其反,不仅加大其对经典文化的反感,也会对处于不断成长和模仿期的学生带来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