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兽”到底是个什么兽
作者:赵鲁
2015年02月27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年兽是传说中的一种怪物,相传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的怪兽叫“年”。“年兽”一年四季都在深山(一说深海)之中,每逢新旧岁之交,动物冬眠,缺乏食物,“年兽”便出来糟蹋庄稼,伤害人畜,百姓叫苦连天。有一年“年兽”出来为非作歹,却依次被红衣服、火光、燃烧竹子的“噼啪”声吓跑,于是人们知道了“年兽”的弱点,怕红色、怕火光、怕声音。每至年末岁首,人们就在家门口放鞭炮、贴红联、挂红灯,“年兽”就再也没有出现。人们庆幸赶走“年兽”,于是敲锣打鼓,互相庆贺,这便是“过年”的由来。
问:类似的传说大同小异,但是这些传说从何而来?倘若自古有之,在哪些典籍文献上有记载?
答:实际上“年兽”一说并不存在于古代典籍,出处来源已难以考证,据推测直到近代才出现在民间故事及各种媒体中,并广泛流传。
《尔雅·释天》记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这说明“年”字是从周朝开始的。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年”字甲骨文“上禾下人”,取禾谷成熟、人负禾之义,就是说的五谷成熟。在有关“年”的典籍记载中,“年”的义项也多为“丰收”“成熟”,与鬼怪猛兽并不相关。
如《说文·禾部》:“年,谷熟也。从禾千声。春秋传曰大有年。”这里的“年”有丰收的意思。又如《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至今“年成”等词语还保留着这个含义。由此进一步衍生出谷物成熟的周期,也就是地球公转一周的那个“年”。
这些记载都与动物无关,更不见以“年兽”为关键字的相关的记载。
至于年兽怕声音、怕火光的弱点可能源自于放鞭炮驱逐山臊(山魈)。南北朝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神异经》又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人以竹着火中,烞熚有声,而山臊惊惮远去。”
这是放鞭炮驱逐山魈的说法。山魈的记载始见于《山海经》,韦昭注:“或云夔一足,越人谓之山缫也。或言独足魍魉,山精,好学人声而迷惑人也。”
在现代语境下,山魈已经用来特指一种原产自非洲的大型灵长类动物(学名:Mandrillus sphinx),中文别名“鬼狒狒”。不过,自古以来山魈跟中华文明产生交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这种非洲猴子狰狞的外貌,动物学家才将“山魈”这一有着传说色彩的名字赋予了它。
由于找不到确切文献记载,因此推论年兽有可能只是现代中国文化作者结合除夕放鞭炮驱邪的风俗望文生义编造出的一个所谓上古传说;另一种可能为:这些神话是某地的乡土传说,所以在正式的古代文献找不到,不过之后被文人的生花妙笔所传播。但这些推论远不是定论,还是有可能被未来新出现的资料或观点所修正甚至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