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乡党路遥致敬
作者:吉建芳
2015年03月11日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中国有名的作家很多,但唯独每次听到路遥的名字,或是他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甚至书中某一个人物,我都会忍不住心里涌起一股暖流,顿时有热血沸腾的冲动。尽管我和路遥从未谋面。
路遥是我亲爱的乡党。
他在构思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我尚且是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正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父母的护翼下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在省城西安一所中专学校临毕业那年,路遥因病辞世。偏理科的我虽然课余时间也常常泡图书馆,但那时对他和他的作品还知之甚少,电影《人生》倒是看过,模糊中记住的是男女主人公让人心酸又心碎的悲戚命运。路遥病逝没多久,远在南方一座城市读大学的哥哥写信让我给他买《平凡的世界》,说他们那里已经买不到了。我专门赶到钟楼书店时,营业员告诉我说,她们这里的书也已经卖得不全了,只剩两本,我犹豫了一下还是买了。匆匆浏览后,我给哥哥寄去,那时才第一次知道孙少平、孙少安、田晓霞和润生、润叶这些可亲可爱的人物。
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延安市姚店镇一家火力发电厂工作,一晃就是七年。其间结婚生子,完成世俗人眼中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子应该完成的人生程序。夫家是延川人,这从某种程度上又和路遥的距离拉近了一些。每年不多的几次回乡探亲和走亲访友都会让路遥和他书中的人物在我的心中一次次翻腾、翻腾、翻腾。
七年后,由于工作的原因我继续北上,又在榆林工作了七年。
外人大都知道路遥是陕北人,但陕北当地人却往往不这样认为。榆林人认为路遥出生于榆林市清涧县,就应该是榆林人;延安人则认为他虽然出生于榆林清涧却早早就被过继给了延安市延川县的叔父家,而且他上学和工作、成家等一直都在延川,正是延川培养和养育了他,才会有他后来的成绩和成就,那么他理所应当就是延川人。
孰是孰非其实并不重要。我要说的是我接触过的每一位榆林文化人提起路遥时,那份沉甸甸的情感都是其他任何国籍、任何成就的作家都根本无法比拟的真挚和炽烈。一次又一次,我的情绪和情感都被激烈地撞击着,包括路遥人到中年的弟弟同样因肝病入院治疗费用紧张时,大家虽然不富裕却竭尽全力倾囊相助并四处呼吁筹款,最终帮其渡过难关。
陕北的土地是贫瘠的。在完全靠天吃饭的情况下,这样的土地上打下的粮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即便时至今日,也有许许多多的陕北人努力挣扎在温饱线上,绝无虚言。那么,对于这块土地的儿女们来说,如果不愿像父辈爷爷辈们那样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熬日月,就只能拼命努力学习通过读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别无他法。
这个时代,不读书是万万不行的,但读书也不是万能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怎么个改变法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孙少平和孙少安都读过书,最终还不是都不得不回到土地上折腾,或是外出打工靠卖苦力吃饭。
又是一个七年后,还是因为工作的需要我转而南下,抵达省城西安工作,及至安家落户。后来又有了其他人生经历。
作为一篇普通意义上的读后感我其实根本无需浪费任何笔墨在自己的经历上叙述,因为我真正要评说的是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而非自己。但我要在这里满腔热忱地说一句:孙少平和孙少安既是作家路遥虚构的艺术形象,但同时也是真实存在、鲜活生动的。因为千千万万个生于陕北、长于陕北,却又不甘心一辈子都在陕北打转转的众多的孙少平和孙少安们,会努力与命运奋争,直至人生一点点、一点点地发生变化,及至于最终挣脱陕北土地的羁绊,挣脱山山茆茆的阻挡,挣脱“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娃娃热炕头”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走出农村,走向城市;走出陕北,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在某个领域站住脚、站稳脚,更有甚者成为某个领域的佼佼者或是出类拔萃的公众人物,成为父母家人的骄傲,成为陕北人的骄傲,成为陕北的骄傲!
我并不赞成“学而优则仕”这个观点,不同意“人一定要功成名就才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的说法,只是说人既然生而为人,就要有目标、有追求、有志向,这个志向可大可小,但一定要有!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它既是一本书,白纸黑字地印刷在纸上,但又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路遥用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和汗水倾心浇灌的一株山丹丹花,是路遥站在黄土高坡空阔之地用拦羊嗓子嘶吼出来的信天游,是路遥站在或土或石或砖建造的陕北窑洞脑畔上向他亲爱的老乡们发出最后的呐喊,是路遥在陕北大地上叮叮当当了一生拿命镌刻的永远不朽的丰碑!
陕北大地是古朴沧桑的,同时也是平凡普通的。正是这平凡,才孕育了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命运没有一个不是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而现实世界里的人物同样个个都会有不同的命运曲线,即便路遥自己也是几起几落坎坷不已。当我终于买到全套《平凡的世界》并如饥似渴地一遍遍阅读,以至于它后来成为我的枕边书时,曾不止一次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揪心扯肺地偷偷饮泣甚至失声痛哭,并没来由地把自己的现实人生使劲和书中的人物拉扯上一些关系:比如,一度因为上学离家较远我也曾像孙少平一样住校上灶吃过咸菜就馍;比如,孙少平心爱的女孩田晓霞和我一样都是记者职业,她在生命如花的季节就不幸凋零而我却还健康地活着;比如,倔强的我也曾像孙少平一样拒绝过一些人们善意的帮助……虽然那些苦不堪言的日子并不算长,虽然它们早已离我远去,本应积上岁月厚厚的尘埃,但我每次回想起来都会觉得它们似乎从来不曾走远。因而,才会倍加珍惜现实中得到的一切,机会和机遇、好人和恩人、磨炼和磨砺,并努力前行,前行,一步步地去完成孙少平梦寐以求的人生路,以期给我亲爱的乡党路遥短暂的人生以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