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衰落:稻米生物多样性如何保留?
2015年04月07日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李大庆
出福建尤溪县城向西北,在吉木溪口处进山。驱车19公里,从海拔200米到900米,参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研讨会议的代表们于3月底来到了尤溪县联合乡云山村。映入眼帘的联合梯田,逐级的水面波光粼粼,尽显壮美。
“这里还种植着传统的稻谷品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瑞余说,联合乡还种植着矮脚白、白头莲、石榴红、胡早、红米仔等籼稻品种;播撒着黄枝术、红壳术、白壳术、红槽糯、洋白糯、冷水糯、红粬术等糯稻;还耕种着乌鼻粳、尤溪术、五百冬、沙粳等粳稻。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农民种植着适合生长的稻种。
面对梯田,代表们不停地拍照。他们感叹:在各地大上杂交稻的今天,这里不仅维系着稻米的生物多样性,还兼顾着景观的壮美。
联合乡党委书记詹明昭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联合梯田约有11000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靠梯田为生。
然而,今天这里种植多种稻米的农民,最小的也50多岁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他们已不会种田了。图省事的农民也越来越多地种植杂交稻了。”詹明昭说。
梯田受到了威胁,稻米的生物多样性也朝不保夕。何去何从?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财富,即确定核心的区域与功能,建立多方参与机制,通过农民保留传统耕作、农业景观、文化习俗,借助旅游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收入。
从2002年开始,联合国粮农组织便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探索工作,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目前,中国已有浙江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等8个系统入选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农业部于2013年也开始认定了第一批19个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相比,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动态性的:农业生产知识和技术不断变化;农业生态景观和土地利用方式不断变化;农民生活方式随时代不断发展变化。中科院地理资源所闵庆文研究员说,这种动态保护更难。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思明说,现在我们总说石油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农业文化遗产也具有不可再生性。
人们认可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吗?
闵庆文总以两条新华社消息为例加以说明:一条是2011年9月19日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另一条是同年9月17日的消息。浙江遂昌县地处浙西南深山区。近年来这个欠发达县在各级政府支持下,靠发展原生态精品农业声名鹊起。然而,一些部门和单位借助权力在生态环境优越的遂昌县开辟农产品“特供渠道”,让当地一些绿色农产品基地高标准保障其部门和单位内部供应。闵庆文说,尽管第二条是负面的,但从两条消息可以看出现代农业主要解决吃饱的问题,而传统农业解决的是吃好的问题。
不过,在各级领导强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当口,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还任重道远。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