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学主义到人文主义
作者:顾明远
2016年06月14日 来源:光明日报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重要活动,总是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化。特别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变革,教育的价值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都发生了不断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与联合国同时成立的国际科学文化教育机构,协调各国的科学文化教育事业,促进世界和平,成立70多年来对世界教育的发展给予特别的关注,召开多次世界教育大会、高等教育会、全民教育大会等,并发布了许多报告。其中最重要的,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影响最大的是三个报告。这就是:1972年发布的《学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简称富尔报告)、1996年发布的《教育,内在的财富》(简称德洛尔报告)以及2015年发布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的报告。这三个报告反映了三个时代,是时代的产物,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科学主义到“四大支柱”
富尔报告发表在1972年,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充满了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的精神。该报告认为: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东西足以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技术革命所产生的后果相比拟。”科学技术革命把人类带入了学习化社会。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科学技术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而“教育是随着经济的进展而进展的,从而也是随着生产技术的演进而演进的”。因而科学技术革命使得知识与训练,也就是教育有了全新的意义。从而报告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报告特别强调“学习化社会”和“终身教育”两个基本观念。这两个观念影响了世界教育的发展。但当时我们对“终身教育”的理念还很不理解。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工业转型,才逐渐认识到不断接受教育,终身教育的重要。20世纪60、70年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因此富尔报告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充满了科学主义的精神。
德洛尔报告发表于1996年,是在世界经济经过七八十年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逐步走向衰退的时候,也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人们期望21世纪经济能有更好的发展、社会矛盾能有所缓解、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报告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并对教育充满了希望。报告开篇就说:“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必不可少的王牌。”“教育在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确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多么乐观、多么理想!在教育上提出“四大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教育的“四大支柱”被国人所接受,反映到教育上就是重视人格和能力的培养。
培养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上均能担当可持续发展的人
但是,21世纪初的社会发展并没有像德洛尔报告那么乐观。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打破了世界的平静,2008年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至今尚未复苏,暴力冲击、青年失业、男女不平等、环境污染等种种矛盾,以及教育与就业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促使教育界进行新的反思。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三份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于2015年出台。
《反思教育》面对世界新的挑战,提出教育应负的责任和教育的变革。报告分析了技术、经济和社会变革引发的多种矛盾:全球与地方之间矛盾、普遍与特殊之间的矛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精神与物质之间的矛盾,长远考虑与短视之间的矛盾、竞争的需要与机会平等的理想之间的矛盾以及知识膨胀与人类吸收能力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出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不平等、生态压力、不宽容和暴力现象的不断加剧等。报告提出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强调知识是人类共同财富,知识应该人类共享;个人的发展也不是孤立的,是在人类社会共同发展进程中发展的,从而提出“教育是全球利益”的新概念。(注:报告的详细内容见2016年1月5日《光明日报》刊发的《对教育本质的新认识》一文)
报告虽然一再声称,其继承富尔报告和德洛尔报告的精神,并且重新强调“终身教育”,重新解释了学习的“四大支柱”,但与前两个报告不同,报告反映了当今时代的要求,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教育不仅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价值观和态度的培养。教育要立足于世界,培养无论是在道德品质上,还是在知识技能上,能够担当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人。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必将影响世界各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当然,教育不可能解决世界的种种危机,但教育总应该有一个崇高理想,即把培养人的事业与人类可持续的未来联系起来。否则,人类自身将日益走向毁灭。结合今天功利主义、技术至上盛行的局面,报告无疑给我们一个清醒剂。我们今天要大声疾呼:回归教育本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我们的年轻一代担当起可持续的未来责任。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