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归来思责任
作者:楚建锋
时间:2011年06月11日 来源:人民日报
不久前,我踏上了红色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在黄洋界上,在毛泽东同志旧居里,在朱德同志率众挑粮的羊肠山道中,在历史博物馆的幅幅历史珍藏前,信念如火、责任如山、使命如虹,不停敲击、撞打着我这名共产党人的心!
时光流逝、岁月不在,但90年来共产党人走过的艰难曲折历程和为共和国今天繁荣昌盛付出生命和鲜血的历史功勋,却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青史里,代代铭记、代代珍重、代代敬仰。
就是在这座被革命先辈谢觉哉称为“中国第一山”的井冈山,革命先烈伍若兰用她26岁的年轻生命呐喊“共产党人不怕死,若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边出”。在红色政权建立的两年零四个月中,4.8万名革命先烈为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付出了自己鲜活的生命!在那低矮的土坯房里、煤油灯下,毛泽东同志用如椽巨笔,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下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写下了“支部建在连上”,写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等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灿烂篇章!在面对围剿、封锁、物资短缺的血腥斗争面前,朱德同志写下了“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铮铮誓言!在那年那月,受饥寒交迫围困、反动派围剿的共产党人共同唱起了“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干稻草盖身上,暖暖和和入梦乡”和“松柴烤火千里香,穷人骨头坚如钢,死了长埋井冈山,活着就跟共产党”的激情华章!
踏上井冈山,漫步在井冈山的每一寸土地上,能让每位有良知的炎黄子孙,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血脉贲张,心灵震撼,灵魂净化!在这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在中国共产党历经90年风雨之路,带领中国人民奔幸福、奔小康,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思索90年前那批在红船上谈民族、谈历史、谈责任,敢担当、敢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为我们做出的榜样,为我们留下的精神,为我们提出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的历史责任!
当前,党情、国情、世情与90年前积弱积贫、受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华民族历史背景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共产党人提出了在和平年代执政的历史重任。然而,正是环境变了,不用在枪林弹雨中、崇山峻岭里;不用在随时都可能付出生命的革命斗争中;不用在食不果腹、衣不遮寒、居无定所的生活环境里;不用在战争、贫穷、任人欺凌的社会压迫下,我们共产党人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谦虚谨慎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革命精神、革命信念、革命情怀被部分人丢之脑后了!出现了“万元餐”、“天价酒”等一些铺张浪费、贪图享乐、骄奢淫逸、脱离群众、高高在上的严重伤害百姓利益、败坏党风、世风、民风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腐败现象。这些现象,在我们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无疑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重大隐患。根除这些隐患,树立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本色和品格,是当今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历史责任,神圣使命!
井冈山归来,90年来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风雨在我眼前一幕幕回放,90年中华民族经历的艰难岁月在我的每一个细胞里根植,警醒和敦促我们只有牢记宗旨、缅怀先烈、继承责任、奋发努力,始终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才不愧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称号,才不愧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才不愧为这个伟大时代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