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瞬间
作者:韩承金
2015年04月08日 求是网连接http://www.qstheory.cn/laigao/2015-04/08/c_1114894802.htm
为寻拾三十年前依稀的梦,今日又重上黄牛岩。
黄牛岩位于三峡大坝坝址——中堡岛下游的1公里处的
南岸,海拔1047米,有三峡"第一岩"的美誉。据说是大禹治水时的神牛眷恋凡间不愿升天化作的一石头,后人为了纪念它,在岩石下的长江边修建了一座庙,初称“黄牛庙”,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改为“黄陵庙”。
黄牛岩的绝胜风景,在于一江一峡一坝一岩。崇山绝岭,物象如画;野卉星散,高柯戛云。黄牛岩是一轴神奇的山水画卷,是一个迷人的神话传说,是一位俯视古今的历史巨人。
11月16日,西出名城宜昌,溯长江而上六十里,驶进高家冲,沿鸡公山抵达黄牛岩。汽车在盘旋的公路上蜿蜒行进,轻捷如滚珠,孤傲的山峰,空朦的幽谷,满眼是层层叠叠的翠与红,满耳是涓涓泉水声与风声,鹰展开修长的双臂旋舞般的在碧空作出嘹唳的悠远的歌声,早寒的风轻轻地抚摸鬓发。只为追忆戴望舒笔下“丁香姑娘”的惬意,引发着一个蹀躞在对比学中我的暇想与秋思。
秋的北方,高远而苍凉。婆娑的槐树是北国之秋的点缀,蝉之衰弱的残声是北国的秋乐。广袤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幕从白云处展开一幅深绿的画卷,有各拉丹冬的雪影,还有布达拉宫飘扬的经声。在这一旷世的画中,也许有一位跨着骏马,红袖如刀的姑娘顾盼流转的投在我温柔的心幕上。
南国之秋,遥远而美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总是把玩不足。还有廿十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也总是欣赏不透。也许一位持书出现在轻烟尽头早读的纯情如水的女子,那时“此情可待”的爱慕跨上心头,迂缓地爬着!
记忆从远方款款走来,梦境成了缥缈的清烟,把回忆染成天边的霏霞。记忆也如窗前那些斑驳的树影,在沉睡的思绪中无休止的翻飞,依旧把回忆长成洁白的芦苇像伊人长长的毛睫眨动着,遥望着,任凭思绪像秋天的树叶一样飘落。面对黄牛岩,独自打开丰满的羽翼,打开湿漉漉的眺望,我的灵魂已变成一片云,飘荡在黄牛岩的上空。
78年的暑期,因到一个同学家里玩,我第一次上黄牛岩。那年是恢复“两考”的第二年,有点文化的青年都在纷纷复习赶考。炽热的岁月,拉开了蓄满了壮志生活的序幕——一个女孩子的世界,也像早春二月的风,从此久远地撩拨着我的情思。
离黄牛岩不远处,有一农家,离农家两里地有一茅草小棚,在小棚处,北可以俯瞰孤帆远影碧空尽的长江,南面云山雾海全收眼底。小棚玲珑地立于山脊的缓坡上,给如眉黛的山增添了无比的韵致,点上了灵动的色彩。小棚的一角,清凉的风柔柔地掠过一妙龄女子的面颊,将黑发向后轻轻扬起,双眼闪烁着智慧的光彩,小巧的嘴唇弯成一道美丽的弧。
勾、皴、擦、点、染,运势兔起鹰落,笔法如风行水上,桃花、菡萏皆应春秋之自然。新巧的构思,灵动的眼神,飘逸的手势,一尺幅千里的山水画跃然纸上。画中蕴藏着伊人的兰心惠质的情操,清纯雅洁的品质,宁静致远的心志。金斯伯格说:“我领悟了,我领悟了音乐,我想跳舞”。这画,也许正如一个音符,从音乐深处更生。这画,也许是一`只鸟,占在枝头,轻灵而起舞。这画是那踯躅在湮云年代的春天,这画保持着昨夜星辰的记忆,一如天地间传递的华彩,在时间的长河中呈现比生命更宝贵的流韵。
伊人已离去,留下的只是一片心的空旷,萋萋的青草上游离的只是我伫立的影子,生命的邀约在我内心花园中有一株玫瑰开放。梦魂时时记起:细雨漫漫,如雾如烟,伊人衣裙与长发在风雨中飞舞。
如今夕阳跌碎在柳荫间,写满一地的回忆,任晚风吹乱我的鬓发,呼唤今夜清寂的月露。
(作者单位: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人大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