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第五产业 >> 文学作品 >> 美国轮船如何驶出风暴

美国轮船如何驶出风暴

作者:记者 陈卓

201506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http://www.qstheory.cn/science/2015-06/10/1115572744_14339169972981n.jpg

费兹杰罗号

    十几个小时后,人们找到埃德蒙德·费兹杰罗号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19751110日晚上7点,正在苏必利尔湖上运输作业的这艘美国货轮,被报告在雷达上消失。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人们才在水面上发现一个受损严重的救生船残骸,上面保留着“埃德蒙德·费兹杰罗1号”字样。

    除了一些类似的船体残骸,水面上再也看不到这艘全长222米,宽23米的巨无霸的踪影,29名船员全部丧生,没有一具尸体被打捞上来。断成两截的船体,四天后才在160米深的湖底被发现。

    大风,是造成费兹杰罗号沉没的最主要原因。事故发生那天,水面上的持续风力在每小时93公里左右,最高时甚至达每小时130~139公里。

    实际上,从五大湖通航以来,狂风都是船长们必须严肃对待的问题。当地一些从海上归来的船长说,他们“宁愿在大西洋上航行也不愿在这里和风暴斗争。”根据一位历史学家的统计,这里有历史记录的597次沉船事故中,120多例发生在风暴高发的11月份。

    但费兹杰罗号的沉没,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有人甚至称它“仅次于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负责国内港口及水路安全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对这一事件展开了当时投入精力最大耗时最长的调查,并对内河航运规则作出一系列改变。

    “我想正是由于政府对于航运规则的改善,科技的进步再加上内河上航运船只的减少,造成了现在船难和死亡人数的减少。”关注五大湖航运业变迁的历史学家汤普森·马克说。

    “漂浮在水上的城市”看起来像是瞬间沉没

    费兹杰罗号的沉没,看起来像是瞬间发生的事情。

    19751110日晚上710分,和它一起航行的亚瑟·安德森号货轮还能在雷达上看到这艘蒸汽机船,720分,安德森号的船长库珀就发现找不到它了。

    这时,美国国家气象局已经几次发布大风预警,最近一次预警在凌晨两点,预计当天风力几乎要到飓风的强度。天空已经开始飘雪,水面上掀起巨浪。两艘船向东南进发,费兹杰罗号的雷达从下午4:30分开始就不工作了,船长欧内斯特·麦克索利通过无线电请求安德森号用雷达替他导航。

    雷达信号丢失以后,库珀试着调整雷达,并对着话筒大喊几次,没有回应。他这才向美国海岸警卫队报告“非常担心费兹杰罗号的安全”。

    “其实已经十分确定费兹杰罗号沉没了,”这位船长后来回忆,“但这话很难说出口”。

    生活在大湖岸边的人们,其实很难忘记费兹杰罗号曾经的荣光。1958年下水时,它是这片水域最大的船,获得“大湖皇后”的称号。这艘花费了8亿美元打造的船只,几乎达到了当时即将建成的圣劳伦斯海道允许通过的最大长度。一篇发表于当时的报道称,这艘船是“漂浮在水上的城市”。

    人们很难相信,这艘五大湖上的明星会这样轻易地在暴风中沉没。

    在雷达坏掉之前,船长麦克索利还曾经呼叫过库珀,告诉他费兹杰罗号出了一点问题——船舷上的栏杆断了,两个排气口没法正常工作,船体也有点倾斜。麦克索利准备放慢速度做些检查,也让被落在后面的安德森号赶上来一些。

    但是后来,当安德森号上的船员再次向麦克索利确认费兹杰罗号的情况时,感觉似乎对船的状况没有必要过分担心,“麦克索利看起来像是在说一些无关紧要的小故障”。

    当时水面上的风力,大约每小时107公里。水面上掀起5米左右的浪。对于超出水面大约只有3米的两艘船来说,浪花已经拍打着甲板。

    后来,根据海岸警卫队的调查,沉重的货舱盖被大风掀翻,大量的水涌进货舱导致船失去浮力。但是在货舱盖被掀翻之时,本应用来固定它的舱口盖夹扣早已弯曲或断裂。

    “货舱盖被掀翻我丝毫不感到意外,当时在苏必利尔湖上我就在它的右边,那时甲板上的船员还在忙着盖货舱盖,”一位船长后来回忆,“好像他们并没有闩上足够的夹扣,因为船员们都是在周日加班,而且他们盖舱盖本来已经够晚了,另外,当时的天气也挺好的。”

    不过,对于海岸警卫队的调查结果,北美大湖运输协会等机构并不认同, 他们认为费兹杰罗号可能是不小心触到浅滩,而船上的人并没有察觉,才导致沉船。

    如今已经很难确定,到底哪个才是导致船只沉没的确切原因。费兹杰罗号从雷达上消失之前,在它和安德森号的最后一次通话里,麦克索利告诉库珀:“我们守得住”。

    随后,航行了16年的巨无霸沉入湖底。还带走了29名船员,最小的21岁,最大的已经63岁。

    船难并不是发生在不幸船只和倒霉船员身上的孤立事件

    费兹杰罗号失事后的几天,几乎所有路过那片水域的船只都降半旗致哀,湖面上还为遇难者举行了特殊的悼念仪式。但这场轰动一时的事故并没有以悲情的笔触划上句号。

    一篇当时发表的文章称,“这样的悲剧在如今的时代十分少见。毕竟我们已经快要进入21世纪,航海技术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不管是对海洋航行还是内河航运,科学研究都已经相当发达。”

    “船难并不是发生在不幸船只和倒霉船员身上的孤立事件,”如今是一名退休大学教授的汤普森·马克在他最新的著作《大湖墓场》中说,“历史足够说明,当船在风暴中出海,本身就已经把安全系数降到最低。可是公司里精明的管理者总是让船长在坏天气里出海,同时政府也很少加以干涉。”

    1818~1853年,在五大湖航行的199只蒸汽船中,54艘有死伤。而生长于密歇根州罗杰斯城的汤普森·马克就记得1958年蒸汽机船卡尔·布莱德利号在11月的暴风中沉于密歇根湖。

    那一年,小汤普森只有13岁,他几乎认识所有随船难丧生的水手。其中一个年轻水手几个月前还在给他家送报纸。而这还不是故事的结束,另一艘从罗杰斯城出发的蒸汽机船毁于事故,10名当地的水手丧生。

    终于,费兹杰罗号的沉没震惊了航运业的人们。威斯康辛大学苏比利尔分校航海博物馆的一位馆员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事故发生到现在的30多年时间里,货船一旦听到有任何关于风暴的预报,都不敢冒险到苏必利尔湖上去。“苏比利尔的港口都堵塞了”。

    而且,在美国安全运输委员会的建议下,海岸警卫队在每年风暴集中的11月份,都会对这里航行的船只进行集中的安全检查。

    政府作出的改变还不止于此。尽管对沉船到底因何沉没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但对于北美大湖运输协会等机构提出的,蒸汽船可能触浅滩而沉没的说法,政府立即下令所有1600吨以上的商船都必须在两年之内配备测深仪。

    除此之外,在卡尔·布莱德利号等船舶失事后,海岸警卫队就要求每艘船必须携带救生筏,而且教会船员如何使用救生设备。但是,政府在费兹杰罗号失事之后的调查中才发现,原来所有的公司都只是把使用须知贴在墙上,1110日的那个晚上,“没有任何船员知道如何使用船上的两个救生筏。”

    于是,管理部门再次严苛要求船上配备救生设备,而且提升了对救生设备的要求,救生衣必须保证水手在苏必利尔湖寒冷的水中不降低体温,每件救生衣上还配备了闪光灯和无线电紧急定位信标。

    “在所有我们知道的后来被要求配备的设备中,其实不管是救生设备还是无线电紧急定位信标,可能都没法帮助费兹杰罗号,因为它沉没得实在太快了,”曾经写专著研究费兹杰罗号沉没的专家弗雷德里克·斯通豪斯在一次采访中说,“但几乎可以肯定,这些设备可以救起很多沉船遇难者,比如之前的卡尔·布莱德利号上的水手。”

    在这些被要求安装的设备中,带来最大改变的是所有船只都被要求装上了远程导航系统(Loran-C),这种1940年就开始研发的设备早就使用在海洋航行上,但一直没有在内陆航行中大规模使用。后来,当GPS全面建成,又替代旧的导航系统,第一时间被装在内河船舶上。

    弗雷德里克认为,没有什么能够彻底杜绝航行中的危险,大自然反复无常而船舶依然要勇敢地运送货物。但是今天的船长拥有更加准确和及时的信息,而不像30年前“费兹罗杰号那样在航道盲目地航行”。

    航运业迅速地把它的教训变成了经验,迅速制定法律制止类似的事故再发生

    如今的五大湖和圣劳伦斯航道一起,成了当今世界上最长和吃水最深的航道,美国和加拿大的船只与国外的船只一起,每年要运送大约一亿六千万吨货物。除了加拿大交通部和美国海岸警卫队这两个最主要的主管机关,其他还有20多个来自两国的政府部门共同负责这片水域的安全。

    所有船只,只要进入五大湖水域,就必须接受一系列检查,船只不仅要符合国际准则还要符合国内规定,以及航道特定的规定。一旦违规,可能受到的处罚从延期装货直至接受刑事诉讼不等。

    而这还是第一步,在这片水域航行的所有船只,全程都要受到监管部门监控。所有船只又要求装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而且在船舶的整个服役期,船只都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许可——不仅包括设计和建造阶段,即使船舶出水进入干船坞也要每隔几年接受检查。

    “航运业迅速地把它的教训变成了经验,许多不同的部门仔细从每一次航难中学习经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研究了一辈子五大湖的专家达纳·伯恩说,“如果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迅速制定法律制止类似的事故再发生。”

    而为了应对湖上复杂多变的环境,船长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并拿到政府颁发的执照。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加拿大,这一过程最少都需要六到八年,即使如此,这些拿到证书的船长还要在船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才能上任。

    一份去年发表的研究显示,从2002年到2011年,五大湖上再没有人因为船难死亡,99.997%的船没有因为航运事故造成人员受伤。

    在这片经常被狂风席卷的水域,埃德蒙德·费兹杰罗号是最后一艘因暴风沉没的船只。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在以各种方式纪念费兹杰罗号。不仅有人为它建立了专门的纪念网站,报纸上每年这个时候也都会发表一些关于纪念仪式的消息。其中最有名的纪念仪式,是从1975年开始,底特律的水手教堂会在每年的1110日(当年是11日)敲钟29次,以纪念每一个死去的船员。

 


更新时间:2015-06-11 11:34:18
评论列表
评论/留言区
您好,请在下面输入您想发表的评论内容。
 
文学作品 推荐优秀作者作品
首页 < (1/28 共 1222 篇) > 末页
技术转移 一般管理 建筑保温材料 农林 茶叶 太阳能 仪器仪表 农业 育苗 建筑施工机具 家居日用品 安全 标识 安全防盗装置 安全座椅 工业新工艺 节能照明 医药新品种 组方新药 半导体照明 体育器械 高性能分离膜材料 生活旅游用品 安全报警器 动力能源传输开关控制技术 风力海洋生物能源技术 安全保险装置 安全用电保护 工业 净水器 冶炼与铸造技术 医疗器械 材料 亲水性材料 装饰材料 工业安全控制 可控温节能技术 发电装置 生物基材料技术 农业机械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家居洁具 保健 低碳设计新型 建筑材料地板 建筑陶瓷 环境净化 信息安全技术 空气净化 林业器具 传感器及其应用 家居环境水电卫生装置 家居饮水机 清洁能源技术 电池 先进复合材料 服装面料 材料 导电纤维 服装功能性材料 建筑阻燃材料 新医术 银行管理 诊断方法 人身安全技术 材料管材 工业机械锅炉 工业摸具 生活用品 农业 机械 安全防滑带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艺术工具 工业机械挖掘机 家用电器 商品包装和贮藏技术 工业自动机床 工业配件 供热能源 建筑框架材料 动物养殖技术 新型或微观马达和发动机 公共安全技术 发电技术 食材制作与存储 特殊环境建筑设计新型 低碳排放技术 农牧兽医配方制剂及服务技术 信息技术信号与编码 启动开关控制 环保设备 工业交换器 家居文化艺术 家居新技术 城市服务网络 娱乐及玩具器具 工业汽轮机 工艺设备机具 诊疗改进技术 科技种植 人体健康功能恢复医术 监测传感器 非金属建筑材料 传统革新技艺 安全保护品 糖果及酒类制品加工技术工艺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设计新型 文化体裁制作技术 野外勘探技术 新技术车辆及配件 品种产业化技术 为保护财产和人身安全的服务方案 工业库存与调度 医疗技术和硬件新技术 系统装配技术 服装设计 计算机硬件技术 文化艺术传播技术 安全刹车装置 安全公共管理 面包糕点复合食品 纺织用纱线罩布皮革及填充物 农活技艺 传统艺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工业磁仪器 离合装置 环境工程技术 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有关人身健康和提高智力效率的技术 水资源利用技术 包装器械工具 再生资源生产技术 工业汽轮机内燃机 清洁能源技术 保健品 工业新型设备技术 医疗鉴定改进技术 电器终端 教育管理设备器具 运输装备 建筑设计新型 原创制作技术 绿色农林规划 观测观察 化工制剂配方 烹饪设备 天然材料节约技术 工业新工艺 纳米材料 环境工程技术 仓储平台器械工具 安全汽车防盗 自行车自动器个人活动辅助器具 工业磁仪器磁选设备 旅行及户外保护 水电网络 节水农业 水土保墒技艺 家具木、竹、环保制品材料 科技管理技术 技术性医疗方案 体育运动用品设计 医药药材加工储存 保健用品 光电信号技术 脱脂净化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健身用品 安全标志 安全与抗灾救护 防病思想 服装设计 家务燃灶新技术 自动检测技术 环保家电 防疫技术 环保产品 服装工艺 城市服务设施 家用电器新技术 农业 机具 信号控制传送检测控制技术 家居洁净技术机具 食品标准控制技术 养殖技术 环境 净化 家居 生活用品 安全 保险装置 建筑 设计 管理 食材及添加材料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清洁能源技术 电器终端 建筑设计新型 工业新工艺 环境工程技术 运输设备运筹管理 安全与抗灾救护 服装设计 清洁能源技术 安全与抗灾救护 食品安全加工技术 环境工程技术 量子通讯
 
网络链接(KSN) 友好的连接联盟,让更多人知道你合作成功 大专院校 研究院所 产业公司 科技园区 协会事业 期刊网络 服务博览
本网域名: www.知识产品网.com,www.zhishichanpin.com,知识产品.中国,www.diwuchanye.com,第五产业.中国,集创.com,自版.中国,ipr品牌.中国,cnd5.cn,cnd5.net
友 情
链 接
     网站介绍     服务协议     联系我们